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0 道试题
1 . 战国时期某流派思想家认为:“古者圣王以人性恶……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下列与其属于同一时期同一流派的思想家是(     
A.孔子B.老子C.韩非D.孟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当时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对促成这一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概括全面的是(     
A.兼并战争兴起B.私学的兴起C.社会的大变革D.民族关系的变化
3 . 某思想家的观点:“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此论述提及的是(     
A.孔子的思想B.孟子的思想C.墨子的思想D.荀子的思想
2023-12-25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下列选项对促成这一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概括最全面的是(     
A.社会大变革B.政治制度的转型
C.经济的发展D.统治阶级的提倡
2023-12-25更新 | 84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考试历史试题
5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游列国求天下安定之道,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孟子主张民贵君轻。明清之际,黄宗羲严厉抨击君主专制,主张工商皆本,顾炎武实地考察,主张经世致用。材料意在说明(     
A.时代巨变下儒学家的社会担当精神B.儒学的启蒙作用效果显著
C.儒家思想传统道德的继承与发扬D.儒家思想强化了君主专制
2023-12-25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环际大联考“逐梦计划”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考试(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商鞅对秦孝公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所以汤武不沿袭旧法度而能王天下,夏殷不更换旧礼制而灭亡;反对旧法的人不能非难,而沿袭旧礼的人不值得赞扬。这表明商鞅主张(     
A.仁者爱人B.兼爱非攻C.无为而治D.变法革新
7 . 下面是春秋战国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部分)表格。其中搭配正确的是(       

选项

思想家

基本观点

孟子

提出君舟民水理论

老子

主张“兼爱”“非攻”

荀子

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

庄子

崇尚逍遥自由
A.甲B.乙C.丙D.丁
2023-12-2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南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诸子”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夏官》:“诸子掌国子之倅。掌其戒令与其教治,辨其等,正其位。”其中认为职掌教导诸侯、卿、大夫、士之子的官员,是“王官之学”的重要参与者。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崛起并纷纷著书立说,相互辩难,“诸子”逐渐成为他们的代称。“诸子”内涵的变化(       
A.体现了政府职能的不断优化B.说明传统政治秩序逐步瓦解
C.奠定了华夷关系的基本框架D.反映了官僚政治的迫切需求
9 . “王……省刑罚,薄赋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父兄,出以事其长。”这一观点属于(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
2023-12-2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百家争鸣中,各学派不仅关注“争”的一面,还注重“融”的一面。近几十年来陆续出土的战国简帛印证了“诸家杂糅”的现实。从郭店简中,可以看到儒家与道家混同;从上博简中,可以看到儒家与墨家混同。“德”不为孔孟独享,“道”不为老庄专有,“法”不由商韩把持。这些共通之处(     
A.得益于共同的文化基础B.得到了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C.消除了百家之间的争论D.实现了中华文化的大一统
2023-12-22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百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