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西岐周军推翻了当时的殷商王朝,建立了西周王朝,结束了五百年的商朝统治。1917年,王国维在其《殷周制度论》中指出:“中国政治、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在他看来,“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移转;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后来又有学者进一步指出,殷周之变标志着封建制度的开始,这场变革不仅改变了中国政治和社会结构,而且对中国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王国维《殷周制度论》等


根据材料相关信息,自拟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对材料观点可赞成、可否定,也可另有观点;阐述时须史论结合)
2023-11-2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含濮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个精彩片段,成为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

社会转型的含义:社会转型指人类历史上发生的结构性或根本性的社会变动,它是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所引发的超越原有社会模式的全方位、革命性的质变。

社会转型的特点与原因:①社会转型是一个漫长和复杂变迁过程,是对旧体制逐步破除和新体制全面确立;②社会转型是全方位的,涉及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多领域;③社会转型的成因很多,而且互动制衡,根本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


请你以春秋战国为例说明社会转型上述特点,分析其体现出的时代潮流。(要求: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23-11-21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上表是先秦至魏晋历史发展的关键词表,从中选出 3 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并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主题立意明确;阐释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3-11-1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嘉陵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文化,表现在中国以往全部历史过程中,除却历史,无从谈文化。....我们应在历史进程之全时期中,求其体段,寻其态势,看他如何配搭组织,再看他如何动进向前,庶乎对于整个文化精神有较客观,较平允之估计与认识。

——摘自钱穆《中国文化导言.允言》


根据材料内容选择-一个历史时期,自拟论题,结合中国史有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春秋时代的历史大体上好比安流的平川,上面的舟楫默运潜移,远看仿佛静止;战国时代的历史却好比奔流的湍濑,顺流的舟楫,扬帆飞驶,顷刻之间,已过了峰岭千重。

——摘编自张荫麟《中国史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达清晰。)
2023-07-16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五河致远实验学校、固镇县汉兴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认为,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关键性的重大变革和发展时期,如图所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论证。(要求:明确列出所选角度,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图是某一中国古代历史著作目录第二讲及第一条子目。

第二讲 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变动

一、政治制度的变革

分封制瓦解/各国变法/君主专制

请根据所学知识,仿照第一条子目,为该讲补充两条子目(每条子目下需写3个史实)。
2022-12-22更新 | 182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绵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周礼原是一个集制度上层建筑与思想上层建筑为一体的社会控制系统,但春秋礼崩乐坏的乱世曾使思想陷入一个迷茫期,“变风”、“变雅”即反映了当时思想的迷茫。但乱世与迷茫又促使哲人们对社会作深刻的思考,酝酿着中国“轴心时代”的哲学突破,到春秋末终于出现了孔子和老子这样伟大的思想家。到战国时期,由于列国纷争日益激烈,思想界也进入一个以“强国”为主题的“百家争鸣”时代。

但随着战国后期统一形势的逼近和专制主义的发展,诸子百家也在对时势的调适过程中自发地进行着分化、组合与竞争。其实,诸子表面上高谈阔论,议论是非,其目的多是为了“货与帝王家”,只是各家皆有所长,亦有所短。

——摘编自王四达《周秦的社会变迁、思想调适与中国传统社会》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井田制瓦解;二府三司;百家争鸣;坊市分离;独尊儒术;大运河;科举取士;唐诗;军机处;盐铁官营;尊王攘夷;诸侯纷争;三省六部:存天理、灭人欲;《红楼梦》;推恩令;工场手工业;商鞅变法。



从以上历史名词中选取三个,填入相对应的图表中,并结合所填内容,论述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要求:对应准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儒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也可以说是人际关系学,它的特点是重视从道德修养方面来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并且要求从个人做起,正心、诚意、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这样逐步推广,而个人修身则是基础,所以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儒学对个人的道德修养体现在以“仁”为核心的人生价值,就是教导人们怎样去做人。无论权力大小和地位高低,自身道德修养的要求是平等的,从个人、家庭到国家社会,这体现的是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特点。儒家的道德规范及其思想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并且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

——摘编自李锦全《从儒学发展进程看儒学的前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阐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