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亡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而事异。’”这一观点可以印证
A.儒家对仁政的提倡B.法家进步的历史观
C.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D.佛家慈悲为怀的主张
2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社会现象包括
①井田制瓦解
②铁农具和牛耕推广
③新兴地主阶级开始掌握政权
④百家争鸣
⑤争霸战争频繁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
3 . 刘泽华先生说:“就实而论,荀子思想中的法家气味是相当浓厚的。可以说在中国的思想史上,他是最早把儒法结合起来的思想家之一。”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A.兼爱非攻B.人性本恶C.天行有常D.民水君舟
4 . 以下关于各派与其代表人物的对应不正确的是
A.道家学派——老子、庄子
B.墨家学派——墨子、荀子
C.法家学派——韩非子
D.儒家学派——孔子、孟子
2016-11-21更新 | 453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1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5 . 10月16日在河北大学,一辆黑色轿车撞倒两名穿着轮滑鞋的女生后,肇事者李启铭不但没有停车,反而继续去校内宿舍楼接女友。返回途中被学生和保安拦下,但李启铭却高喊“我爸是李刚!”对此行为的处置,符合韩非子主张的是
A.礼法并施,摆事实讲道理,按律量刑
B.处死李启铭,罢黜李刚公安局副局长职务
C.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看谁是奴隶主就维护谁的利益
D.法律是处理政事的基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016-11-18更新 | 2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黑龙江省虎林高中、密山一中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卷
6 . 《史记·商君列传》中关于商鞅说服秦孝公变法记载:“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其中关于“帝道、王道、霸道”对应的思想分别是
A.法家、道家、儒家
B.道家、儒家、法家
C.墨家、法家、道家
D.儒家、法家、墨家
2016-11-18更新 | 881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1届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三12月月考文综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战国时期认为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历史永远不会倒退,主张变法革新,反对儒家“是古非今”的历史观的是
A.荀子B.孟子C.墨子D.韩非子
8 . 清代姚莹《论诗绝句》之二说“辛苦十年摹汉魏,不知何故远《风》《骚》。”这里的“《风》《骚》”指
A.《诗经》《尚书》B.《国风》《离骚》C.《春秋》《离骚》D.《春秋》《易经》
2016-11-18更新 | 6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黑龙江哈三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9 . 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力主变法,反对因循保守,提出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著名论断。这最符合以下哪派主张
A.儒家B.法家C.墨家D.道家
2016-11-18更新 | 6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黑龙江哈三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10 . 战国时期屈原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取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是(   )
A.楚辞B.汉赋C.诗词D.散曲
2016-11-18更新 | 7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黑龙江鹤岗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