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1 . 他坚决批判复古思想,讥笑复古派为守株待兔的人,他的思想非常适合当时的新兴阶级当权者的需要,后被秦王嬴政所采纳。“他”是
A.墨子B.韩非子C.孟子D.庄子
2 .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分别描述为:“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儒、墨、道、法
B.儒、道、墨、法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先秦某思想家提出:“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这材料所反映的思想主张是(       
A.仁政爱民B.与时俱进C.人文主义D.无为而治
2018-10-01更新 | 235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韩非子》载:“夫耕之用力也劳,而民为之者,曰,可得以富也。战之为事也危,而民为之者,曰,可得以贵也。”这体现了韩非子的主张是:
A.奖励耕战,富国强兵B.以农为本,以各为贵
C.休养生息,反对战争D.以法治国,严刑峻法
5 . 习近平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管子·明法解》中也有关于“法治”的言论:“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下列关于上述两种“法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前者是“民治”,后者是“人治”
B.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C.两者都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两者都服务于统治者的统治
2018-07-20更新 | 997次组卷 | 1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2018-06-09更新 | 9438次组卷 | 13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018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2018-06-09更新 | 530次组卷 | 7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墨法皆尚贤,墨子云:“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韩非则认为君主应用贤能的“法术之士”,“所谓贤臣者,能明法辟、治官职以戴其君者也。”这说明与墨家相比,法家的“尚贤”更重视
A.确立君主的绝对权威B.任能与重法术相结合
C.法、术、势三者结合D.反对世袭制任人唯亲
2018-05-10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18年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如果不是在西周转入东周的时期出现了文化上的重大变异,也许封建的体制还会周而复始地循环一段时间……一种不同于以往的,非宗法、非宗教、绝对实利主义的文化成长起来,谁对传统抛弃得越彻底,对实利主义奉行得越透彻,谁就能在竞争中占得先机。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改革,实际上就是实利主义的角逐。”最能反映这种“文化上的重大变异”的是
A.儒家思想B.墨家思想C.道家思想D.法家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战国时期,有思想家认为,有美尧、舜、禹、汤、武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该思想家意在强调
A.后世必然优于前世
B.人生来本性是恶的
C.小国寡民社会的优点
D.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