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孔子)知道,古代传统的重建,并不仅仅是指外表上的同一。这里强调的是对永恒真理的温习,而不是对过去的模仿,孔子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使这些永恒的思想重放光彩。

——摘编自雅斯贝斯《大哲学家》

材料二   无论何种学派,均不能定为一尊,以阻碍思想文化之自由发展。况儒术孔道,非无优点,而缺点则正多。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等级)说也。

——赵清、郑城《吴虞文集·陈独秀复吴虞信》

材料三   新加坡主要汲取儒家的君子品格的价值观,这是与新加坡道德教育直接相关的基本因素。新加坡结合自己的国情赋予“忠孝仁爱礼仪廉耻”以新的内涵,把他们理解的重整体、重义务、重责任的儒家伦理道德进行现代化,而提出了作为他们国家意识形态的共同价值观。

——摘编自龚群《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研究》


问题: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对“古代传统重建”和“永恒的思想重放光彩”的内涵。
(2)在材料二中陈独秀如何评价孔学?中国近代以降,为何说儒学不利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当今新加坡是如何体现儒学的社会价值?
2020-03-24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普陀区2012届高三4月质量调研(二模)历史试题
2 . 孔子应该是世界人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韩称孔子应是“世界人”汉字属东亚共同财产

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韩国首尔大学名誉教授赵东一最近出版《东亚文明论》一书。书中提出汉字属于东亚文明的共同财产,并强调东亚的几个国家同属汉字文化圈。赵东一在书中对东亚文明的儒、道、佛进行了说明。他在第一章就提出一个容易引发争议的问题——“孔子是哪国人?”他解释说,孔子原来是鲁国人,500年后成为中国人,又过了500年成了东亚人,现在是要让孔子成为世界人的时候了,为此东亚人应该共同努力,就像苏格拉底是希腊人也是欧洲人,最后成为世界人一样。报道还称,赵东一在书中将中国、韩国、日本和越南等国家划为“东亚文明圈”成员,并表示东亚文明是所有“东亚文明圈”成员的共同财产。赵东一强调,虽然东亚各国还存在历史和领土纷争等政治问题,但通过共同制定大学课程和加强人员交流等,首先实现“东亚文化共同体”还是有可能的。

                                          ——摘自2010713日《环球时报》第3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是如何从“鲁国人,500年后成为中国人”的?
(2)你如何理解材料中所说的“苏格拉底是希腊人也是欧洲人,最后成为世界人”?
(3)基于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材料中关于孔子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20-03-20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嘉定区、黄浦区高三4月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3 . 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节选自中国古代某部典籍中的一句话,其后半句是:“仁在其中矣”。据此判断,这部典籍是:
A.《周礼》B.《老子》C.《墨经》D.《论语》
2020-03-20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嘉定区、黄浦区高三4月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4 . 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东亚的发展“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在东亚发展过程中)儒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段材料表明的正确含义
A.西方发展模式必须以儒家思想为基础
B.儒家学说难以与经济全球化趋势融合
C.东亚发展吸取了西方文明和儒家文化
D.儒家学说对于东亚文明不起什么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是春秋战国时期平民任官统计表,它反映了
年代(公元前)已知任官人数平民出身人数平民出身所占百分比
772—6331302922
632—5432235726
542—4641634930
463—344774153
343—2211206756

A.分封制度的崩溃B.推举制度的成效
C.社会阶层的变动D.科举制度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的作者是
A.老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
2020-03-04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此东周时期言论属于
A.儒家思想B.法家思想C.道家思想D.墨家思想
8 . 瞻其貌、听其言,不如观其行、察其果。观察下列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孔子像,回答问题。

(1)孔子生活时代的社会有哪些主要特征。为此,他提出了哪些主张?
(2)请写出唐代以来儒家学说受到愈加明显挑战的具体表现。两宋时期新儒学体系的核心又是什么?
(3)归纳上述孔子像共同的形象特征。从文化视角看,这种共性可说明什么问题?
9 . 荀子提出“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的主张,其强调的是
A.性恶论B.礼法并用C.严刑峻法D.制天命而用之
10 . 孟子提出“定于一”思想,针对的社会现实是
A.百家争鸣,莫衷一是B.春秋战国,长期战乱
C.各国变法,律令混乱D.经济发展,行业多元
2020-03-03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