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 道试题
1 . 政治理想与古代中国儒、法、道是在乱世求治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三个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的学术思想流派,他们通过多角度观察人类个体与群体的永恒矛盾和处在这种矛盾中的人生价值观,提出了不同的政治理想。或赞赏“洪荒无君”时代;或从“法先王”视角出发,赞赏“三皇五帝与三代”时代;或从“法后王”视角出发,赞赏“后世”时代。其思想成为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如表

学派政治理想的核心内容欣赏的时代
儒家“礼治”A        
法家B        “后世”时代
道家“无为而治”C        


(2)理解中国历史,就必须理解两个人:孔子、秦始皇,前者奠定了中国文化的主调,后者奠定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石。
问题
①孔子和秦始皇各自奠定了怎样的中国文化主调和中国政治制度基石?
②请从不同视角,结合史实谈谈汉以后儒学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 . 在孟子看来,儒家道德准则仁、义、礼、智的基础与开端是
A.人性本恶
B.人性本善
C.先贤思想
D.礼乐制度
3 . 儒家文化与古代中国儒家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儒家思想自创立以来,不断随时势变化,也对古代中国产生深远影响。
问题
(1)完成以下“儒家思想的发展流变”表格。

发展阶段历史时期代表人物主要思想
思想源流西周礼、乐
儒学创立孔子
成为官学西汉天人感应、大一统
奉为哲学朱熹明天理、灭人欲


(2)儒家文化对古代中国产生深远影响:政治上形成了以⑥        专制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统治;司法上,⑦        成为古代法律的基本特征;北宋司马光的《⑧        》等史书则体现了儒家思想对传统史学的观念影响。
4 . 逆时与顺时:

儒学对中国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有人形容孔孟是“逆时之士”,而把经常被人视为儒家“旁门左道”的荀子以及后来的董仲舒,称为“顺时之士”。


问题
(1)结合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该如何解释把孔孟视为“逆时之士”,而把荀子称为“顺时之士”?
(2)董仲舒又是如何顺时而为的?
2019-10-2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十四校2016年高三上学期第一阶段教学调研联考历史试题
5 . “用行政命令来治理国家,制定相应的刑法,人们虽然想到免于刑罚,但还不能从心理上想到犯罪是可耻的;以道德来治理国家,以礼仪规范来约束百姓,人们就会有了耻辱之心,并且知道如何遵守规矩。”这种思想主张应该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
2019-10-23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十四校2016年高三上学期第一阶段教学调研联考历史试题
6 . 下图反映的是一则有关问路的对话场景。老者最后一句说的“LI(音)”实指:   
A.“赵钱孙李”的“李”
B.“鹏程万里”的“里”
C.至理名言”的“理”
D.“仁义礼智”的“礼”
7 . “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的主张出自(  )
A.儒家B.道家C.法家D.佛教
8 . “居家当思:清内外、别尊卑、重勤俭、择朋友,有益于己;处世尤宜:善言语、守礼法、远小人、亲君子,无愧于心”。从该对联的思想看,作者崇尚(  )
A.道B.法C.儒D.释
9 . 中国古代儒家文化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重要文明成果中的代表之一,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仅对中华文明而且对世界文明的进步都有过重要影响。
完成下列提纲。(选择其中5个数字代码分别填入相应空格中)。
①礼、②道、③敬天保民、④经学化、⑤法、⑥理、⑦哲学化、⑧法规化、⑨心古代儒家文化流变与外传
(1)儒学的源流(西周)
代表人物:周公旦(制度化)
核心思想:“        
(2)儒学的演变
①形成期(春秋战国)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道德化)
核心思想:“仁”、“        
②改造期(两汉)
代表人物:董仲舒(        
核心思想:“天人感应”
③重塑期(宋明)
代表人物:“二程”、朱熹、“陆王”(        
核心思想:“        
(3)儒学的外传
①辐射东亚
②远播西方
(4)若就提纲中的“(3)—②”展开陈述,应选择下列哪三则材料?(选字母)

2019-10-15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等级考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