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 道试题
1 . 儒家文化与古代中国儒家文明是中国自古以来一以贯之的主流文明,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儒家文明已形成自己独特的文明禀赋和文明优势。
问题:
(1)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以下对孔子生卒年表述正确的是:
A.公元前六世纪中期到公元前五世纪晚期
B.公元前六世纪晚期到公元前五世纪晚期
C.公元前五世纪晚期到公元前四世纪初期
D.公元前六世纪中期到公元前五世纪初期
(2)从先秦到宋代,儒学的演变过程中,总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用相关史实加以叙述。
(3)近代以前,儒家文化经历多次内部与外部文化的冲击。概括儒学经历哪些内外文化的冲击?
2019-08-24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年上海市虹口区一模历史试题
2 . 帝国的抉择

(1)图片场景涉及到哪两种制度的争论?
(2)这两种制度分别得到哪家学派的支持?为什么?
(3)秦始皇作出了怎样的抉择?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19-08-24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一模)
3 . “在纷乱的春秋战国时代,他们想通过个人道德修养来恢复秩序和社会和谐”。“他们”是
A.孔子、孟子
B.老子、庄子
C.韩非、李斯
D.荀子、墨子
2019-08-23更新 | 118次组卷 | 4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2015—2016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孔子与时代

27岁孔子开办私人学校。
30岁齐景公会见孔子,与孔子讨论秦穆公何以称霸的问题。
36岁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39岁是年冬天晋铸刑鼎,孔子曰“晋其亡乎,失其度矣。”
48岁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
68岁季康子欲行“田赋”,孔子反对说:“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敛从其薄。”
69岁孔子仍有心从政,然不被用。孔子继续从事教育及整理文献工作。


问题: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孔子人生际遇与时代之间的关系?
2019-08-23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第一次质量调研历史试题
5 . 费正清在评论秦朝灭亡时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种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一种思想”是指
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施行“仁政”
C.朴素的辩证法
D.加强中央集权,严刑峻法
6 . 下列历史名人出生于公元前4世纪上半期的是
①庄子②荀子③孟子④柏拉图⑤亚里士多德⑥苏格拉底
公元前369年公元前313年公元前371年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84年公元前469年
A.②B.①③⑤C.④D.⑥
2019-05-07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上海市嘉定区2019届高三等级考试第二次质量调研(二模)历史试题
7 . 春秋战国时期,主张“民贵君轻”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韩非子
2019-05-03更新 | 137次组卷 | 2卷引用:【区级联考】上海市徐汇区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学习能力诊断卷高三(二模)历史试卷
8 . 儒家思想

下表是对儒家思想产生、演变的部分整理。

时期
材料
结论

春秋
孔子提出:“君子义以为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论语》)
孔子主张“义”、“礼”

董仲舒提出:“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
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开始成为统治思想

朱熹提出:“天理流行,触处皆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朱子语类》)朱熹主张天理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

晚清
冯桂芬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校邠庐抗议》)
冯桂芬主张“中体西用”


问题:
(1)①上表中的结论可以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的是        (写出时期即可)
②上表中的结论,不可以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是        (写出时期即可)。应补充什么材料,才能使结论与材料相符?
(2)①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儒家思想为何产生于春秋时期?为什么说汉宋时期是儒家思想演变的重要节点?
②晚清时期1840年以后儒家思想遭遇了怎样的挑战?
9 . 主张“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和“有无相生,难以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的思想家分别是
A.韩非子孔子
B.韩非子老子
C.孔子老子
D.老子庄子
10 . 文化的传承皆有脉络可循。中国儒家思想,其源流可以追溯到
A.原始平等思想
B.西周初期封邦建国观念
C.周公礼治思想
D.春秋战国追功逐利观念
2019-04-18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上海市崇明区2019届高三第二次等级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