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1 道试题
1 . 百家争鸣

材料一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

材料二   民为责,社稷次之,君为轻。

材料三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明其法禁,必其赏罚,尽其地力以多其职,致其民死以坚其城守……

材料四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由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问题
(1)上述四则材料分别出自哪几位思想家?
(2)依据上述材料和时代背里,请指出这些思想家思考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是什么?
(3)你认为哪一思想对中国历史影响最大,说明理由。
2019-10-22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是
A.封邦建国、礼乐教化
B.帝国分裂、民族纷争
C.社会变革、百家争鸣
D.皇权加强,疆域拓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争于气力”时代“唯法为治”,此处“当今”是指
A.史前时期
B.夏商时期
C.西周时期
D.战国时期
4 . 下图反映的是一则有关问路的对话场景。老者最后一句说的“LI(音)”实指:   
A.“赵钱孙李”的“李”
B.“鹏程万里”的“里”
C.至理名言”的“理”
D.“仁义礼智”的“礼”
5 . “居家当思:清内外、别尊卑、重勤俭、择朋友,有益于己;处世尤宜:善言语、守礼法、远小人、亲君子,无愧于心”。从该对联的思想看,作者崇尚(  )
A.道B.法C.儒D.释
7 . 以“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作为重要的执政理念和手段,应首推
A.孔子B.孟子
C.荀子D.朱熹
8 . 社会转型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转型时期。此前中国社会是血缘社会,是封建诸侯、贵族分权的时代,此后转向地缘社会,进入专制独裁、皇帝集权的时代。
(1)社会转型时期,“士人”尤为活跃,出现百家争鸣。根据所学知识填写表。

学派代表人物思想主张
儒家孔子仁、礼、义
孟子人性本善、①民贵君轻
荀子
法家集权、法治
道家老子与庄子无为而治、小国寡民、④


(2)社会转型后建立的中央集权体制,一个主要特征就是皇权与相权的博弈。概述汉朝、隋唐、明朝三个时期皇权与相权的博弈的史实。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转型日渐成为近年来历史学界普遍关注的话题。

材料一 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社会。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晋南北朝迄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等的平民社会。就宋代而言,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学术思想亦如艺术,亦均随时代而变。

——钱穆《理学与艺术》

材料二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经历了被动开放、经济起步、政体变革、思想解放四个时期。②这是一种社会质变,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了整体性的变革。

——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


(3)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划线部分属于历史评价的是哪个?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作者提出“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的理由。
(5)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经济起步、政体变革、思想解放的史实有哪些?
社会转型推动社会生活变迁

材料三: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

材料四:1912年12月某报载“女士大骂参议员”一文,写道:“当民军起义时代……女子牺牲生命财产,与男子同功,何以革命成功,竟弃女子于不顾?女子亦组织中华民国之重要分子,二万万女同胞,当然与男子立于平等之地位。……即袁大总统不赞成女子有参政权,亦必不承认袁为大总统。”

材料五:1919年末《大公报》报道了一则故事:李欣淑幼年时,父为其订了亲,未婚夫不幸去世,父母准备叫她守“望门寡”。李欣淑在女校念过书,不满这种包办婚姻,因而反抗出走,到北京工读。她说:“我于今决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积极的和环境奋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进。”


(6)与材三、四和材料五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7)综合材料三、四和材料五,谈谈你对民国初年的社会的看法。
2019-10-1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年上海市虹口区高考历史二模试题
9 . 孔子主张“正名”,试图把当时已经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规范人们言行和使社会有“序”的目的。这一主张的思想核心是
A.“礼”
B.“仁”
C.“德”
D.“义”
2019-02-1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上海市闵行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10 . “在孔子之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2500年以上的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从空间看,孔子所集的文化,主要集中于
A.西北
B.中原
C.江南
D.东北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