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1 道试题
1 . “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2018-06-09更新 | 9723次组卷 | 141卷引用:【优选整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练习)
2018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2018-06-09更新 | 585次组卷 | 73卷引用:人教版2018-2019学年高二必修三第一单元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先秦有思想家认为:“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这体现了
A.民贵君轻的主张B.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
C.克己复礼的思想D.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
2018-06-01更新 | 5856次组卷 | 113卷引用:2020届高三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同步练习卷: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先秦时期,一些思想家认为善恶同智慧、美丑一样,决定于地和水。晋国韩献子说:“国饶,则民骄佚”(《左传·成公六年》),申叔时认为“民生厚而德正”。这表明当时
A.认为道德起源于天命
B.人们已经区分了天道与人道
C.重义轻利是主流思想
D.社会经济对道德有制约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时移事易,变法宜矣”;“废先王之教”,“以法为教”。“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材料中的主张与下列各项相符合的是
A.依法治国B.有教无类C.为政以德D.“兼爱”“非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在诸子百家中,他们秉承“不法古,不循今”的历史观,坚决反对保守落后的复古思想,锐意改革。材料评价的是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韩非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矛盾”的概念。他还指出“定理有存亡,有生死,有盛衰”、“物之一存一亡,乍死乍生,初盛而后衰者,不可为常。”这些思想
A.反映了战国时期君臣关系的紧张对立B.反映了韩非对道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C.表明了春秋时期辩证法思想的萌发D.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约束规范人的思想
2018-05-01更新 | 530次组卷 | 16卷引用: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一单元第1课 百家争鸣
8 . “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赞同此话的有可能是
①商鞅
②韩非子
③李斯
④庄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 . 《论语·学而》:“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材料体现的孔子主张有
①天人感应
②德治
③以礼治国
④以法治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有学者评论春秋战国时期某学派代表人物“殆(几乎)仅知有政治,而不知有文化。仅知有国家,而不知有人生。仅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众。”该学派代表人物应是(  )
A.孔子B.墨子C.韩非D.老子
2018-04-08更新 | 202次组卷 | 16卷引用:高中新教材同步备课-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