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9 道试题
1 . 下图所示是纪念邮票《孔子周游列国》。孔子带着弟子周游各诸侯国,宣传他的主张和学说,他宣传的内容可能是
A.仁者爱人,以德治国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以法治国,加强君权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 . 南宋马端临在《通考·职役考》指出:“秦人所行什伍之法与成周一也。然周之法则欲其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是教其相率而为仁厚辑睦之君子也。秦之法,一人有奸,邻里告之,一人犯罪,邻里坐之,是教其相率而为暴戾刻核之小人也。”这说明秦什伍制(     )
A.融合了儒家思想B.体现了法家思想
C.是西周之制的传承D.是郡县制度的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如图为左家塘楚墓出土的对龙对凤文经锦,从图中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期的装饰艺术风格较商周更开放,动物纹样往往头部写实,而身体经过简化,有的直接与藤蔓结为-体,有的动物体与植物体共生,形式丰富优美、多样化。这种变化说明
A.社会思潮的活跃推动观念改变B.地理环境会造成艺术风格不同
C.艺术创作受外来文化因素影响D.社会转型会引起艺术风格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韩非子》载:“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可见,韩非认为治天下应特别重视
A.人情关系B.道德规范
C.法制建设D.礼仪秩序
2020-02-20更新 | 128次组卷 | 38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静校训练(第2周)历史试题
5 . 人生来就有感官上的要求,这就形成了人们“好利”“好声色”的本性需求;通过学习礼仪,通过法治,小人可以变为君子,普通人可以变为圣人。这体现了
A.以礼治国的主张B.人伦教化的必要性中
C.无为而治的思想D.严刑峻法的理念
6 . 在庄子看来,世界上那么多看似矛盾对立的双方,例如生死、贵贱、荣辱、成败、大小、是非、彼此等等都是齐一且无差别的,“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由此可知,庄子认为
A.万物是道的外化形式B.矛盾对立事物本质同一
C.客观事物不存在差距D.要参与到事物变化当中
7 . 儒家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古代主流意识流派,自汉以来在绝大多数的历史时期作为中国的官方思想,儒家文化对古代中国的社会观念、行为规范、政治思想、法律制度等都具有极为深刻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

——《论语》

材料二:仁者无敌。

——《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三:下图分别是“仁”字小饰品和北京街头的“仁”字广告牌。



(1)“仁”在孔子学说中有何地位?
(2)在孔子看来,“礼”是指什么?
(3)孔子把“仁”与“礼”都具备的行为称之为什么?
(4)孟子对“仁”的理解较孔子有何差异?你是怎样理解孟子“仁者无敌”的思想?
(5)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仁”还寄寓着现代国人怎样的期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春秋战国时期,众多思想家都提出了实现社会和谐的方案。其中比较突出的是道德救世和制度救世。下列主张能够体现制度救世的是
A.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B.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C.正明法,陈严刑,将以救群生之乱
D.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战国时期思想学派具有地域特征,下图是战国时期思想学派大致分域图(虚线为分界线)。下列学派与图中地域代号对应正确的是
A.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
10 .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突破了西周“天命”、“天道”的观念,无论是孔子的“克己复礼”还是韩非子的“法治”,都把视线从天上转到了人世。这反映了当时
A.社会剧变促使人们抛弃迷信思想
B.君权神授的思想受到极大冲击
C.时局变动促进了社会文化多元性
D.政治意识适应社会变革的现实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