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思想史的黄金时代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得益于此时丰厚的文化积累,在沉积和发酵了两千多年后,内部的压力已经足够大,加上适当的外部条件,就出现了春秋战国时的文化大喷发、思想大爆炸。

——摘编自王磊《一个黄金时代的形成与终结——对战国百家争鸣现象的一种解读》

材料二   孔子的学说从根本上说是保守的。他不打算损害现存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过,他坚持统治者拥有统治权力的同时,还坚持统治者应在合理的道德原则基础上进行统治。……孔子的学说在他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但是,它们最终还是流行开来,并成为国家的正统信条。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其聚天下不难矣。””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是故诸侯之博大,实好之害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成之重,主势之隆也。”

——《韩非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春秋战国时文化大喷发、思想大爆炸的“外部条件”和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孔子的政治思想。
(3)依据材料三,概括韩非子的思想主张及在秦朝实践的成败之处。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思想家观点
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荀子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荀子》)
庄子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

材料二 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 “富者田连阡陌”;……中国共产党在''改 地换天”的过程中,成功地找到了一条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赵俪生文集》、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老子在天人关系上的追求。在老子看来,天 地人关系中的“有”和“无” “难”和“易” “福”和“祸”都可以相互转化,其据以 分析的方法论是什么?概括荀子在天人关系上的思想主张。庄子崇尚怎样的精神境界?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商鞅于“帝王之制”“改”的是什么? 为了改变小生产状态,“改地换天”的新中国开展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请用一句 话概括“改造”的内涵。
2023-01-09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期末复习-纲要上(期末真题精选主观题50题) -天津专用
3 . 孟子提出(天下)“定于一”;荀子倡导“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韩非子主张“一匡天下”。他们的这种主张反映了
A.家国一体的政治格局开始形成B.儒家思想与法家的主张尖锐对立
C.战国时大一统思想已初步萌芽D.国家统一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体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