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1                                                                                                                                     图2
      
                                                                 图3                                                                                                                                            图4

材料二


        
(1)据材料一判定这一时期是?按照时序从政局、民族关系、区域经济等角度指出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趋势,任选其一分析其对多民族国家发展的积极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秦制度相比,北宋有何继承与变化?这样的权力分配会产生哪些问题?
2023-11-1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秦汉大一统帝国建立后直至晚清时期,“天下观”在实际操作中仍然是把中原王朝看做“一个文化共同体,而不是一个政治疆域,更非一个种族疆域”。古代中国的天下观崇尚的是仁、德、礼等文化价值观念,所要实现的是协和万邦的天下秩序。……良好的商业航海气氛和城邦政治孕育了古希腊人朴素的世界主义观念,斯多噶派最先提出了“世界大同主义”的观念,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言:“全世界都是我的故乡。”古罗马帝国亦产生了一种帝国精神,即对武力征服、对外开拓、帝国一统的追求。

——摘编自侯毅、吴昊《论中国“天下观”与西方“世界主义”》

材料二

时间

霸权更迭

1617世纪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先后成为海上霸主
17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初英国取代荷兰霸主地位,随后又多次击败法国,维持了海上霸权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美国海权崛起,英、美、法、日等海权国家并立

二战结束后

美国海军成为独一无二的海上力量
21世纪以来,全球社会的发展“海上多极”趋势明显;各海洋强国既需要在经济方面相互依存,又需要在全球治理上协调一致

——摘编自胡波《从霸权更替到“多极制衡”》

材料三   新中国的“世界观”的发展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5060年代……对世界保持高度警戒;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7080年代……加快走向对外开放;第三个阶段是世纪之交前后10年,迅速融入经济全球化,认清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形成“和谐世界”的理念。

——江涌、王力、黄莺《60年中国之“世界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古代和世界古代“天下观”异同,并分析其观念差异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近代以来海上霸权演变的特点,并分析影响其霸权演变的因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世纪之交的中国“和谐世界”理念的深远意义。
2024-04-20更新 | 32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试题(三)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全面推行郡县制,以郡统县,郡行政长官称郡守,掌一郡行政等事务,郡尉负责军事,郡下设县,县行政长富称县令。每年岁末,郡守派遣官吏赴京师上计(地方官吏于岁末年终将一年的政绩汇报给国君或上级官员),向中央呈炎记录本郡情况的计筹。朝廷据此行赏罚。县则在郡上计前,向郡守呈交县计簿。中央派监御史监察郡政,纠举弹劾有罪过的官吏。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   两宋之际,北方战乱的影响与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促成了我国历史上继西晋、唐中期以后第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在中国历代的人口分布上,北宋末年首次出现南北均衡。此后,南方的人口优势逐步确立,南方经济明显领先,经济重心不可逆转地远离了北方,南盛北表的局面完全确立。元明清时期,这种趋势继续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均产生于江南地区,充分说明南方经济发展的水平已占据压倒的优势。

——摘编自章开沅主编《中国经济史》等

材料三   明清之际启蒙思潮与欧洲启蒙运动毕竟是在不同时代和不同文化背景下发生的,其精神特质有很大差异。首先,中国明清之际启蒙思潮发生在1617世纪的资本主义萌芽时代。此时的中国,在产业方面,尚只是在工商业较发达的苏(州)、杭(州)等极少数地区出现少量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与之相应,社会中尽管逐渐分化出了一个强烈要求发展工商业的市民阶层,却尚未形成一个资产阶级;就是市民阶层在社会上的势力也显得很单薄,根本不足以与当时仍然强大无比的封建势力相抗衡。其次,中国明清之际启蒙思潮,发生在一个具有以“天下为家”和皇权至上为主要特征的政教合一文化传统的社会里。这种文化的实质,在于封建宗法等级制度。这种制度,到了明清之际,主要由于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和政治剧变等因素的影响,发生了空前严重的危机。

——摘编自周可真《明清之际启蒙思潮与近代欧洲启蒙运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秦朝中央政府通过郡县制来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宋时期中国人口格局变化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明清之际启蒙思潮产生的时代背景。
2023-12-1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4 . 秦朝和元朝的统治疆域较前朝空前扩大,所以统治者在吸取前代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地方行政制度进行了改革和创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始皇初并天下,罢诸侯,置守尉,遂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每郡置一守、一丞、两尉以典之。郡名日内史、三川、河东……汉中、巴都,蜀郡、黔中、长沙。后又置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凡四十郡。”                 

——明张岱所著《夜航船》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此种制度的设立在政治体制上带来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带来怎样的积极影响。
(2)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演变趋势,并结合所学谈谈我们可以得到的规律性认识。
2020-11-20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   (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檐曝杂记》


请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1、图示3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2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治制度是什么?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君权与相权关系的有关史实,揭示其历史演变的总体趋势。
6 . 有学者认为“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国家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材料表明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变化的主要趋势
A.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B.民族认同感的增强
C.各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D.中原文化已经统一
2018-12-20更新 | 1936次组卷 | 31卷引用:【市级联考】四川省南充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高考适应性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官员调任官职,不得携带旧部属吏。每年正月“大课”,中央考课郡守,郡守考课县令长。

——李治安《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1)据材料一,概括秦朝郡县制度的主要内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材料二   《汉书》卷七十“(汉武帝时)中朝左辛庆忌、右廉褒、光禄勋师丹、太中大夫谷永。孟康曰:‘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

朱元璋统一中国后,为建立中央集权的体制,以胡惟庸案为借口废除了丞相,后设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的咨询机构,这就是内阁的雏形。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材料二中前后两史实反应的主要历史现象的异同。

材料三   中国古代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

朝代曹魏西晋东晋南朝北宋
比例26%15%4%17.2%24.5%46.1%

——数据来源: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寒门子弟入仕群体比例变化的趋势和变化的原因,并分析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2018-12-1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汉哀帝说:“丞相者……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但明太祖朱元璋却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
材料2: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短促)。”
材料3: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
但到了宋朝,宰相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据说是宋太祖改变这一做法的,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大臣还坐着,宋太祖称自己眼睛昏花看不清,让大臣们近前指给他看。等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此后,宰相大臣就只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
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议”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
(1)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西周、秦、元三朝地方实施的什么行政制度?
(2)结合上述材料指出秦朝、西汉、唐朝、宋朝、明朝的丞相权力先后有何变化?君权和相权的发展趋势怎样?
(3)在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方面,包含着众多的矛盾和问题,试归纳其中的两对主要矛盾。
2017-12-1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外国语实验学校、通江超前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秦始皇初灭六国,便迁徙天下豪富十二万户到咸阳,一部分散到巴蜀等地。又征发罪犯及赘婿、小商贾为兵,取南方桂林、南海等郡,发五十万人守五岭,与土著杂居。秦始皇的这些举措(     
A.客观上带动了各民族间的交往交融B.表明秦统一符合历史趋势
C.激化了社会矛盾直接导致秦朝灭亡D.解决了边疆地区民族矛盾
10 . 据学者统计,秦自武王到始皇时代的百年间共有丞相21位,其中异国人占到了60%以上,如楚人李斯、魏人吕不韦等。这一现象表明(     
A.秦国经济文化相对发达B.用人唯贤成为诸侯共识
C.士人活跃加剧诸侯争霸D.人才聚集推动统一趋势
2024-01-17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峨眉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