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史家称:“盖嬴政称皇帝之年,实前此二千数百年之结局,亦为后此二千数百年之起点,不可谓非历史一大关键。”秦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     
A.解决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分配问题B.扩大了地方的统治范围和自主权
C.造成社会动荡二世而亡D.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和交融
2 . 秦朝在郡、县之下设乡,乡里设置有秩、三老和游徼等基层官吏。“有秩”是一个乡的总负责人,三老管教化,游徼管司法治安。其中,三老最为重要,它由一乡之中德高望重的老者担任,通过教化,教导人民遵守法律,安分守己。这表明秦朝(     
A.重视教化地方百姓B.实行外法内儒政策
C.地方机构分权制衡D.基层官吏奉公守法
3 . 如图是秦汉九卿的职责和隋唐六部的职责对比图。二者职责的差异表明(  )
官署职责官署职责
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历法、文化、医药等吏部掌官员的任免、升降、赏罚
郎中令掌管皇帝侍从警卫户部掌全国的户口、土地、赋税、钱粮、财政
太仆掌管皇帝车骑与军马礼部掌全国礼仪、祭祀、科举、学校
卫尉掌管皇宫守卫兵部掌武官选投及军事行政
廷尉掌管司法刑狱刑部掌全国司法行政及审判
典容掌管少数民族事务工部掌工匠、屯田、山泽等事务
宗正掌管皇军亲族事务  
治粟内史掌管粮食、财政及税务事务  
少府掌管皇室生活供应与所需费用  

九卿及其职责                                     六部及其职责
A.家国同构色彩淡化B.中央集权得以强化
C.中央职权趋向集中D.君相矛盾尖锐突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游,上会稽山,祭大禹,命李斯立《会稽刻石》。刻石上有:禁止寡妇改嫁,提倡寡妇守节,男女都要洁身自好,保护一夫一妻制等内容。这反映出秦朝
A.通过整治社会风气来维护统治B.强化政治认同来巩固统治
C.开始调整治国思想D.提倡儒家伦理道德
2022-06-03更新 | 187次组卷 | 7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丹凤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蒙恬逐匈奴,收复了包括鄂尔多斯高原的“河南地”(河套地区),在这片自春秋以来一直是游牧民族活动的森林、草原地带,设置了40余县,并修筑长城,“徙谪(罪犯),实之初县”。这些举措
A.推动了农耕文明的扩展B.实现了边疆秩序的稳定
C.为国家大一统奠定基础D.促使民族矛盾趋向缓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吕氏春秋》说:“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划,不得休息。”秦朝应对这战国后期共识的举措是
A.统一中国,中央集权B.建立天子制度
C.统一车轨,书同文字D.规范郡县机构
7 . 秦国一直存在着统治者即位后追尊逝去先祖的做法,秦始皇统一之后,保留了这一做法,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秦始皇意在
A.颂扬先皇历史功绩B.保持宗法制的延续
C.赋予君权神的光环D.证明权力的正统性

8 . 20026月,湖南湘西里耶镇传出令中国考古界兴奋的消息:大批秦朝官方文书档案重见天日,至今已出土数量达36000件。这批文书属于地方县政府档案,从秦始皇完成统一六国之年到他去世,一年不缺。这11年,正是中国古代历史是分量很重的11年,而此前有关秦始皇帝王朝的原始文字,包括石刻等,不足千字,这一发现,不仅找到了秦代考古史上里程碑式的珍贵材料,同时它也将改写和填写正史有关秦史的大片空白。


(1)请推测这批书写在竹简上的秦朝文书档案的主要文字字体。并简要说明理由。
(2)公元前3世纪末,如果从湘西里耶镇(今湖南与重庆交界处)走水路到桂林郡,要经过哪一人工运河?
(3)文书档案中发现有大量的秦代官方邮书,有的邮书上还有“快行”的字样,表明秦朝政府那时已经有了一整套邮书的寄发、运行、签书制度。结合所学说明秦朝建立这一完备的邮政制度的必要性。
(4)柳宗元说:“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2022-04-0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秦皇汉武等古代帝王都曾到泰山举行过封禅大典。《五经通义》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这表明,帝王泰山封禅的主要用意在于
A.炫耀文治武功B.祭祀天地神祇
C.神化君主统治D.报答天地之恩
10 . 宰相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司马迁《史记·陈丞相世家》

材料二   即如唐制,中书舍人拟稿……然后再至送皇帝画一“敕”字……然后行达门下省……待门下省主管长官侍中及副长官侍郎接获此项诏书后,即加予复核……诏敕自中书定旨,门下复审手续完成后,即送尚书省执行。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有明(明朝)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宰相始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宰相制”最早创设于哪一朝代?据材料一,概括宰相职能的特点。
(2)据材料二,写出唐朝实行的政治制度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制度的运作程序。
(3)材料三中“罢宰相”的“高皇帝”是谁?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革的主要趋势。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