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原始社会民主推荐部落首领时,形成了“选贤与能”的选人标堆,强调所选人才是 否具有征服自然和做人的能力。
春秋战国各诸侯国普遍重视人才,招贤纳士,礼贤下士,重用布衣之士,千方百计 争夺能言善辩、能征善战和治国富民的人才为本国所用。

西汉
系统地强调德才兼备,“四科”规定:“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 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 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
选人的标准是“身、言、书、判” ,即体魄丰伟,言辞辩证,书法遒美, 文理优长。四者均可,则先看德行,德均取才,才均取劳。
通过考满而观绩,通过考察而观德。考察分为八个项目:贫、酷、浮躁、 不及(能力不及)、老、病、罢(不勤劳)、不谨。
用“四格”、“八法”评判官人。“四格”为“守、政、才、年”,“八法”为贪、酷、不谨、罢软无为、浮躁、才力不及、年老、有疾。

——摘编自齐秀生《从古代人才标准看执政能力建设》

提取表格中的有效信息,围绕中国古代人才标准的变化提炼一个观点并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3-03-09更新 | 615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奥赛班论述题集训(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西汉时期的董仲舒认为,“天以天下予尧舜,尧舜受命于天而王天下。”在他看来,一代帝王取得成功并非自己的成功而是上天的旨意。他在评价周朝取代商朝的历史事件时说:“此天之所以兴周国也,非周国之所能为也。”在此,董仲舒旨在(     
A.阐释早期国家政权更替原因B.探讨周朝取代商朝的历史必然性
C.说明汉代政治统治的合法性D.推动儒学成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
3 . 《汉书·食货志》认为,春秋末年以来,天下就进入了“乱世”,至秦达到巅峰,“周室既衰,暴君污吏慢其经界……于是上贪民怨,灾害生而祸乱作。陵夷至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谊,先富有而后礼让”。该观点(     
A.说明汉代治国思想不稳定B.借历史典故以讽刺时政
C.浸染了传统纲常伦理观念D.认为秦亡根源在于暴政
2023-02-20更新 | 258次组卷 | 6卷引用:历史-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湖北卷)
4 . 【中国古代的边疆管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王朝对边疆各族经略以国力为后盾,依情况不同或战或和,战和相继。在统治方式上亦有所别,有的采取郡县直接管辖而又与汉民有别;有的仍保留该民族原有统治制度,与汉为臣属关系;有的是专设一些统治机构因俗而治。

——摘自-刘彦威著《西汉王朝的边疆经略》

材料二   (元朝形势图)(1330年)


材料三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统一的王朝,结束了唐之后数百年分裂割据的历史。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元朝的历史贡献显然不仅局限于疆域的拓展,更重要的是为中华各民族间进一步加深了解,为中华文化的深度融合创造了良好环境。元朝根据大一统国家的统治需要,在全国推行“因其俗柔其人”的政策。

——摘自乌恩著《草原民族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历史贡献》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汉边疆治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因俗而治的具体表现。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因俗而治政策的历史作用。
2023-02-1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天门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公元前119年,汉朝把铸币权收归朝廷,统一铸造五铢钱,严禁地方和私人铸钱,并命令各郡国将以前所铸钱作废熔化,把铜料送到长安的上林三官。五铢钱的重量和成色都有保证,私铸者无利可图。这一做法(     
A.确立了长安的经济领导地位B.消除了各郡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C.推动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发展D.促进了汉朝对外贸易额的增加
6 . 汉朝的藩国官制比照中央,也设有诸侯国相。惠帝至文帝时,国相权力很大,统领藩国百官,辅佐藩王,甚至有统兵之权。但自景帝以后,国相的权力不断缩小。至武帝以后,国相与郡守无异。国相权力的演变体现了(     
A.中枢官制逐步完善B.藩王权力恶性膨胀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无为政策有效贯彻
2023-01-29更新 | 810次组卷 | 10卷引用:湖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
7 . 武帝即位之后曾提出:“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灾异之变,何缘而起?”“受命之符”即符合天意,受天命而立的凭据。而“灾异之变”取决于其统治是否符合天意,符合天意就能避免灾异,呈现祥瑞,达到治平。材料可用于阐释,汉武帝时期(     
A.儒学重现实政治轻人伦道德B.政治制度受到鬼神论影响
C.儒学神学化产生的政治动因D.统治者自省和谨慎的态度
2023-01-25更新 | 750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五)历史试题
8 . 西汉初分封同姓王时,考虑到当时大多诸侯国“王幼在怀衽”,往往派遣重要将领担任诸侯国的国相,如功臣排名第二的曹参曾任齐相;到西汉后期,丞相奏请“(诸侯国)相如太守”。西汉诸侯国国相地位的变化(     
A.降低了国相在地方行政的作用B.基于西汉大一统的全面加强
C.说明郡国并行制遭到完全废除D.证明诸侯王已经能独掌行政
9 . 丝绸的出口是汉朝贸易体系的一部分,除中国外还有五方参加,它们是罗马、中亚、印度、印度尼西亚和非洲,中亚的非汉族赶牲畜人充当了中国货物的运输人或向导,中国从中亚取得马匹和璞玉,最后,丝绸运到罗马。材料主要说明(     
A.沿线众多国家共建了丝绸之路B.贸易是开辟丝路的主要目的
C.中国与罗马有直接的贸易交往D.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方文明
2022-11-23更新 | 898次组卷 | 32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咸丰春晖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早在先秦时期,《公羊传》就曾宣扬过“大一统”和“改制”思想,试图达到拨乱反正的效果。西汉时期,董仲舒就汉武帝在"天道""人世""治乱"三个方面的策问提出了更为系统的"大一统"学说、"天人感应"论以及独尊儒术等主张,后世将这些思想统称为"天人三策"。这反映出(     
A.儒学呈现出空疏烦琐的景象B.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C.董仲舒思想具有外儒内法的特点D.儒家思想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