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7 道试题
1 . 秦始皇废私学,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汉武帝设太学,置五经博士,发挥儒学教化功能。二者的教育教化政策都(     )
A.以巩固大一统政治局面为根本目的
B.用儒家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秩序
C.是外儒内法思想在不同时期的体现
D.推动了封建社会盛世局面的出现
2024-03-06更新 | 114次组卷 | 3卷引用:1号卷·A10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司马迁在《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对卫青、霍去病两人赫赫战功进行高度赞扬。尤其是霍去病那句“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成为千古名言。从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角度,卫青、霍去病的突出贡献是在巩固了(       
A.东北地区B.西南边疆C.东南沿海D.西北边疆
2024-03-06更新 | 14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专家卷一)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竞宁元年,单于复入朝,礼赐如初,加衣服锦帛絮,皆倍于黄龙时。单于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喜,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王昭君号宁胡阏氏,生一男伊屠智牙师,为右日逐王……呼韩邪死……复株累单于复妻王昭君,生二女。

——班固《汉书·匈奴传》

初,元帝时,(昭君)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帝见(昭君)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于匈奴。生二子,及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

——范晔《后汉书·南匈奴列传》

根据材料,概括能确认的昭君出塞这一史实的有关信息,并据此指出利用文史料研究历史应注意的问题。
23-24高一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史记》记载:“匈奴,其先祖夏侯氏之苗裔也,曰淳维”。汉初,朝廷对北方的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匈奴人在军事上对两汉的影响很大,特别是西汉时期的骑兵建设和养马业。材料最能体现当时(     
A.匈奴军事实力远超汉政权B.汉朝与匈奴民族交流融合
C.汉朝政权呈现出衰亡特征D.匈奴对汉朝产生重大影响
2024-03-03更新 | 51次组卷 | 3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汉武帝初平岭南时,其地“山川长远,习俗不齐,言语同异,重译乃通,民如禽兽,长幼无别”,后派官吏到岭南“教其耕犁,使之冠履;为设媒官,始知聘娶;建立学校,导之经义”。这些措施(     
A.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B.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平衡
C.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D.建立了完备的教育体系
2024-03-03更新 | 504次组卷 | 1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翠园中学、龙城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6 . 这条通道自张骞开辟之后,便成为历代王朝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中国的漆器、火药、指南针、瓷器以及造纸、打井、冶炼等技术开始西传,葡萄、石榴、核桃、香料、胡椒、玻璃、象牙、狮子等往东传来。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A.西汉王朝放弃了用武力征服西域B.丝绸之路孕育了繁荣开放的文化体系
C.张骞开辟丝绸之路意在发展商业D.丝绸之路成为沟通中西方交流的桥梁
2024-02-29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孝经》是汉代启蒙教育的教材之一,统治者以身垂范并要求所有读书人都必须熟读。如西汉元帝12岁通《孝经》;东汉光武帝多次邀请学者到宫中讲授《孝经》。汉代对《孝经》的重视(     
A.旨在维护封建统治秩序B.提升了民众道德素养
C.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D.有助于政府选拔官吏
2024-02-29更新 | 12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历史试题
8 . 边疆治理与民族交融.

材料一

汉武帝时期“骠骑将军击破匈奴右地……初置酒泉郡,后稍发徙民充实之,分置武威、张掖、敦煌,列四郡、据两关(即玉门关、阳关)焉”。玉门关坐落在地势较高的疏勒河南岸高地上,登城举目,四野无垠。彼时疏勒河水水势浩大向西流入罗布泊,沿河流形成了一条东西交通的道路,东达敦煌,西通楼兰。凡是西汉政府出兵西域或者接受西域诸国投降等与军事有关的事务,都经由玉门关出入;而一般西汉使节出使西域或西域使者进入西汉则经过阳关。西汉时期四郡两关都处于河西走廊的绿洲之中,适宜屯垦生产。

——整理自魏迎春、郑炳林《西汉时期的玉门关及其性质》等

明中期以后,明政府继续修缮长城工事,遂使“戎马无南牧之儆,边氓无杀戮之残”。明蒙双方在长城沿线开设贡市、马市。昔日满目萧条的边塞重地张家口呈现“南京罗缎铺,苏杭纲缎铺,……临清布帛铺……各行交易,铺沿长四、五里许”的繁华景象。蒙古地区也“耕具有牛有犁,其种子有麦有谷有豆有黍”。塞外还屹立起一座归化新城(今呼和浩特市),“垦田万顷,连村数百”,“城郭宫室布满丰州川”。“蒙人入塞”与“汉人出塞”现象普遍,汉人带去了制铁、制瓦等技术。汉族“边人大都五分类夷,五分有京师气习”,蒙古族人渐习华风,历主贡市的三娘子平日爱穿大红彩缎妆汉服,“每于佛前忏悔,求再生当居中华”。明朝长城沿线曾出现“物阜民安,商贾辐辏,无异于中原”的景象。

———摘编自曹大为《长城:凝聚中华民族的历史丰碑》


(1)依据材料一,概括玉门关作为军事关隘的有利条件,并结合所学,指出西汉政府“设四郡据两关”的历史作用。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明中期以后长城沿线民族互动的影响。
9 . 游侠多是“不轨于正义”者,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其立传,肯定其言信行果、轻生尚义、不畏生死;班固在《汉书》中着重突出“游侠”无视国家法纪、暴力任杀,对其大加批判。这一变化反映出(     
A.传统侠义精神不被世人认可B.儒家正统思想影响出现弱化
C.加强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D.阶级差异影响历史人物评价
10 .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体现。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体制下,制度创新首先体现在中央行政制度上,通过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为古代中国三个历史时期中央官制演变示意图。根据图示,完成下表内容的填写。

123
朝代____________
中央官制____________

(2)图2较图1所示中央官制有什么重大变化?其反映的本质是什么?

材料二   贞观年间,某地发生严重旱灾,上奏朝廷。

大臣甲提交书面处理方案

A.举行大型祭天求雨仪式   B.削减灾区赋税   C.修筑引水灌溉渠道

大臣乙认为甲的处理方案可行,上呈皇帝,皇帝赞许之,遂令大臣丙负责执行。


(3)根据图3,大臣甲、乙、丙分别代表了哪一机构参与国事讨论。执行A、B、C方案的部门分别有哪些?
①大臣甲所在机构____;乙所在机构____;丙所在结构____
②执行方案A的部门____;执行方案B的部门____;执行方案C的部门____
(4)史家钱穆在《国史新论》写道:“汉代的宰相是首长制,唐代的宰相是委员制”,联系材料一中示意图中央官制的变迁,对此你有何认识?
2024-02-2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