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汉的兴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0 道试题
1 . 西汉灭亡
(1)原因:西汉后期,政治日趋黑暗,________剧烈,赋税徭役沉重,破产农民沦为奴婢或流亡,社会动荡不安。
(2)王莽篡权:公元9年,外戚________夺取皇位,改国号为________,西汉灭亡。
2021-09-02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前案)
2 . 东汉的衰落
(1)东汉后期统治
①东汉中期以后,出现________的局面。


②一些正直官员和士人不满现实,品评人物,抨击时政,称为“________”。他们触犯了宦官利益,被诬陷为“党人”,遭到严厉镇压,史称“________”。
(2)黄巾起义
①原因: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②概况:184年,________创立的民间秘密宗教“________”的信徒在多个地方同时发动起义。起义军头裹黄巾,称“黄巾军”。
③结果:起义军虽然相继被官兵各个击破,但黄巾起义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地方长官趁机拥兵自重,________局面出现,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2021-09-02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前案)
3 . 王莽篡汉:________年,外戚王莽夺取皇位,改国号为________,西汉灭亡。王莽针对西汉后期的社会矛盾,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试图挽救社会危机,但措施不切实际,反而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________年,________攻入长安,推翻王莽政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西汉时,刺史“以小制大”,监察地方,东汉继承了这一制度。东汉灵帝年间爆发黄巾起义,四方多事,朝廷选派重臣出任刺史,称“州牧”,掌一州的军事、财攻、民政大权。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A.监察区“州”变成一级行政机构B.形成路、州、县三级制度
C.东汉皇帝的统治地位得以巩固D.出现宦官与外戚交替专权局面
2021-07-07更新 | 543次组卷 | 30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王莽篡汉后不久(公元9年),颁布诏令“今更名天下田日王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买卖。其男口不满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与九族乡党……,敢有非井田而无法惑众者,投诸四裔,以御魑魅……”。对该诏令理解正确的是
A.防止了土地兼并,缓和了社会矛盾
B.其复古政策背离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趋势
C.推动了豪强地主田庄经济发展
D.有利于王莽政权长治久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表是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和东汉顺帝永和五年(公元140年)年,三辅地区(今关中平原一带)和三河地区(俗称关东或“山东”,崤山以东黄河流域一带)户口统计表,据此推知东汉时期
汉平帝元始二年汉顺帝永和五年
人口人口
三辅地区(关中)6471802436360107741523860
三河地区(关东)75458627702884617992383188
三河与三辅比率%116.6154.8428.6454.9

(注:以三辅地区为100)

——据《汉书•地理志下》与《续汉书•郡国志一》记载

A.政府重视发展山东经济B.经济中心逐渐东移
C.大量人口由西往东迁移D.豪强地主经济发展
2021-05-24更新 | 380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实验高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光武帝在建立政权、强化中央集权的过程中,积极推行军制改革。他强化中央军,精简和削弱地方军,以中央军驾驭地方军作为军制改革的基本思想。《后汉书·百官志》:“建武六年省诸郡都尉,并职太守无都试之役。”七年二月,罢护漕都尉;同年三月诏:“今国有众军,并多精勇,宜且罢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士及军假吏,令还复民伍。”是岁,省长水、射声二校尉。九年,又省关都尉。以后因形势需要在边郡和内地关中等地也设置了一些都尉,但如应劭《汉官仪》所言,“每有剧贼,郡临时置都尉,事讫罢之”。为了边防作战的需要,西汉有“令戍卒岁更”之制,光武亦予以废除。

——摘编自王晓易《光武帝怀柔四夷:东汉初期军制改革与边防政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光武帝军事改革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武帝军事改革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公元125年冬天,洛阳暴发了大疫,朝廷在十二月的诏书中说是因为“阴阳不和”导致“疫疠为灾。”第二年即公元126年正月甲寅诏中又说:“奸慝缘间,人庶怨读,上干和气,疫疠为灾。”……“冬十月丁亥,司徒朱伥以疾疫罢”,企图以此达到消弭疫灾的目的。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袁祖亮主编《中国灾害通史·秦汉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疫灾分布的时空特点。
(2)根据材料,指出汉代疫灾应对思想的主要特点及影响。
2021-04-23更新 | 27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后培优练(统编版)-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2021·全国·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吕思勉说:“西汉给外戚篡夺,后汉仍旧用外戚,这件事情,把后世人的眼光看起来,很觉得稀奇,然而不足为怪。这是因为凡是一种特殊的‘阶级’,不到他应当灭亡的时候,无论人家怎么作恶,人家总只怪着‘阶级’里的人,而非阶级本身。”这说明
A.汉代未意识到外戚之弊B.当时外戚一定程度上利于君主统治
C.外戚是抑制相权的产物D.作者站在天命观的视角给予了解释
2021-04-20更新 | 25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3月历史试题(新课标Ⅱ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光武帝首先妥善安置功臣减小改革的阻力,然后命令后族、宫戚“不得封侯与政”,重申“阿附藩王之法”收捕诸王宾客;重视人才选拔,沿用察举制,颁布了“四科取士”的诏书。公元39年,下令在全国“度田”即丈量土地,引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地方骚乱。光武帝用镇压和分化相结合的手段平息了叛乱。汉明帝令外戚、阴、邓等家互相纠察,穷治楚王刘英;建武6年裁并了400多县约占三分之一,吏职减损,十置其一;文书调役、务从简寡,至乃十存一焉。中央兵减至2500人,废郡国都尉都试制度;改变王莽时期机构乱置的做法,加强原有秘书机要机构尚书台的事权,削弱了宰相三公(太尉、司徒、司空)权势,君主集权因此而强化。经过汉光武帝和汉明帝长达几十年的改革,东汉初年的政治、经济大为改观,史称“光武中兴”。

——摘自翦伯赞《秦汉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汉初年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汉初年改革的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