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与西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对以下面两幅出土的魏晋壁画解读合理的是(     )
A.北方经济发展超过南方B.北方游牧民族转变成农业民族
C.生产中北方民族的交融D.北方农业民族转变为用游牧民族
2023-11-1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从东汉末年以来,中国西部和北部周边的各少数民族开始不断地向中原迁徙。尤其西晋统治时期“西北诸郡皆为戎居”,中原百万余口,“戎狄居半”。这一现象(     
A.完成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B.有利于北方民族的相互交融
C.有利于南北经济的均衡发展D.实现了黄河流域的统一安定
2023-11-1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2023-2024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对于西晋以来的“五胡内迁”,有学者指出:“五胡主动汉化,并非忘记祖先和自我矮化,而是拥有超越部落政治、建设超大规模政治体的雄心。”该学者认为,“五胡内迁”(     
A.给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B.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C.改变了中原地区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形态
D.引发了亚欧大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
2023-11-13更新 | 504次组卷 | 1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史学家苏秉琦先生认为,西晋末年内迁的少数民族虽然造成了战乱,但也以游牧民族的“充满活力的气质与气魄”,“为中华民族注入新的活力与生命”。他意在强调当时(       
A.少数民族相比汉族更具活力B.中华民族在冲突、交融中进步
C.游牧文明较农耕文明占优势D.少数民族内迁加速了西晋灭亡
5 .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

材料一自东汉以来,匈奴、鲜卑等边疆民族大规模内迁。西晋末年,政治黑暗,汉族大量流向边远地区,从而扩大了汉文化的影响,边疆民族在汉文化的影响下得到进一步发展,向中原地区展开更大规模的迁徙。晋室东渡,汉族大量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内迁各族积极推行汉化政策,并以建大一统之功为己任,以华夏正统自居;在政治上逐渐由割据走向统一的同时,文化程度不断提高,大量汉人南迁,促进了汉族与南方各族的交融以及汉文化在南方地区进一步发展。这为后来隋唐大规模统一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刘正寅《中国历史上华夏认同的演进与升华》

材料二唐朝对待不同的民族问题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设立军事行政机构针对的是解决北方突厥、回纥民族问题,以及东北靺鞨民族问题;册封制度针对的是回纥、靺鞨、南诏民族;和亲政策针对的是缓和唐朝和吐蕃的关系。唐朝统治阶级能够从各个民族问题产生原因出发去解决或缓和矛盾,实行开明的政策,在总体原则上依然牢牢把握着“以和为主”这一政策尺度。

——摘编自马晓琳《浅析唐代民族政策的主要措施及其评价》

材料三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分布图(669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方式。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023-11-1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六中学等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文帝及其子景帝在位期间,坚持“无为而治”。汉文帝曾经减免田租,景帝则将田租由十五税一减至三十税一,并立为定制。汉文帝一度将“算赋”(人头税)由120钱减为40钱,景帝则将男子为国家服徭役的年龄由17岁推至20岁。文帝、景帝自奉节俭,屡次下令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物。汉文帝废除了秦朝的连坐制,将几种残害肢体的肉刑改以笞刑代替,景帝又减少了笞刑数目。在边境地区,汉文帝与匈奴继续实行“和亲”。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等

材料二下表内容为中国古代史上几个时期的政治状况

时期政治状况
秦末秦始皇大兴土木,漠视民生,迷信严刑峻法;农民起义频发;六国旧贵族趁机起兵复国,天下大乱。
东汉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相互争斗;正直的士大夫抵制外戚宦官专权,出现“党锢之祸”;张角等发动黄巾起义;军阀割据,社会动荡不安。
西晋后期晋惠帝缺乏理政能力,八位宗室藩王卷入宫廷政变,导致“八王之乱”;天灾频发,流民和内迁诸民族的起义此起彼伏。
唐末五代
十国
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剧;藩镇割据,政局不稳,内乱频作;农民起义军横扫大半个中国。北方民族南下,政权更迭频繁;昏庸、残暴之主比比皆是。

——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文景之治”形成的原因并对其进行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表中任选一个时期,并简要说明造成其政局动荡的原因。
2023-11-1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上表是先秦至魏晋历史发展的关键词表,从中选出 3 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并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主题立意明确;阐释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3-11-12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嘉陵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地图包含有丰富的历史信息,是学习历史的必备工具。下图反映的社会状况出现于(     
A.秦末B.西晋C.唐末D.北宋
2023-11-1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南北朝后期,南北使节往返日益频繁,充任使节的多是南北闻名的高门名士。同时,沿淮、汉边境有很多“大市”“小市”,打破关禁的要求日益迫切。北方汉人也不再因民族压迫而南流。这表明(     
A.经济交流推动江南开发B.高门名士肩负通好使命
C.民族交融奠定盛世基础D.文化融汇消除民族隔阂
2023-11-1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面为西晋至隋的朝代变迁图。由此可知,下列对这一时期时代特征表述正确的有( )
A.文化多元和民族交融B.社会变革和华夏认同开始出现
C.军阀割据和政局动荡D.政权林立和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2023-11-12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龙东五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