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1 道试题
1 . 据《魏书》记载,拓跋氏追溯的初祖是受封北土的黄帝嫡孙。拓跋珪及继任的三位皇帝亲往或遣使至涿鹿黄帝庙祭祀。上述做法体现了
A.尊祖敬宗的宗法观念B.家国同构的政治理念
C.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D.多元一体的认同意识
2020-11-25更新 | 767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北魏新都洛阳的设计吸纳了中原传统文化,采用平城和建康城(南朝宋、齐的都城)的样式。该设计体现的时代特征是
A.国家富强B.对外开放C.江南开发D.民族交融
4 . 华夏认同观念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内容出处
“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魏书序纪》
“辽之先,出自炎帝……奇首(辽先祖名)生都庵山,徙潢河之滨。”《辽史太祖本纪》
“受命之君,当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朕欲祀之,何先?”“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辽史》卷七十二
“诏设御史大夫、御史中丞、翰林学士院、大宗正府、殿前都点检……(地方)设路、府、州、县。”《金史百官志》
“祀唐尧于平阳,舜禹于广宁,夏禹于安邑,周文于洛阳。”《北史魏本纪第三》
“其(孔子)道可尊,使万世景仰。”《金史熙宗本纪》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少数民族政权华夏认同的主要角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少数民族政权华夏认同的历史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为出土于山东青州地区的北齐石室墓画像石画《商旅驼运图》。图中正在行进中的胡商牵一头驮有织品等货物的骆驼和一匹马,腰上的囊袋里面装有计数工具——算筹。由此图可知当时
A.算筹广泛用于商业活动B.长途贩运贸易兴旺发达
C.风俗画成为画坛的亮点D.民族间的经济交往加强
2020-11-17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第一中学2020-2021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洛阳伽蓝记》成书于6世纪。书中对北魏洛阳城的佛寺及与之有关的名人铁事、奇谈异闻都有详细记载。其中说道:“自晋宋以来,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材料主要反映了:
A.国家统一促进了北魏经济的发展B.北魏学习汉文化促进了社会繁荣
C.北朝经济发展吸引南方士族北迁D.魏晋时期的战乱没有波及洛阳城
9 . 孝文帝禁止穿鲜卑服,要求鲜卑人穿汉人衣服。后来又规定改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孝文帝放弃鲜卑族传统的游牧生活,推行均田制,采用汉族农耕经济。这反映孝文帝(  )
A.数典忘祖B.脱离实际刚愎自用
C.推行封建化D.实行“蕃汉分治”
2020-10-24更新 | 422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面为中国古代某政权迁都路线图。这次迁都旨在
A.接受汉民族的先进文化B.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
C.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D.加快匈奴的封建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