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1 . 据记载北魏孝文帝在位29年出猎次数为0,后宣武、孝明、东海王、节闵、安定王诸世只3次出猎的记载。8帝73年平均24.3年才出猎一次。这反映出孝文帝改革后鲜卑族(     
A.传统经济方式发生剧变B.破坏了固有文化传统
C.尚勇猎射奋勇精神丧失D.改变了民族传统信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晋书》记述了十六国时期各少数民族首领的部族渊源,部分内容如表所示。这些记述集中反映了(     
少数民族首领记述内容
大夏建立者匈奴贵族赫连勃勃“朕大离之后,世居幽朔。……今将应运而兴,复大禹之业”
前秦皇帝氐人苻坚“其先盖有扈(远古中原地区的一个部落)之苗裔”,其梦想是“混一六合”
前燕建立者鲜卑贵族慕容廆“其先有熊氏(黄帝部落)之苗裔,世居北夷”
后秦建立者羌族贵族姚弋仲“其先有虞氏(舜所在部落)之苗高。禹封舜少子于西戎,世为羌酋”
A.华夏认同观念进一步增强B.北方各少数民族同宗同源
C.统一多民族国家加快形成D.古代史籍编修追求客观性
3 . 南北朝时期,家族门第的形成机制迥然有别。大抵南方偏重约定俗成的伦理认同,强调社会属性;而北方仰赖权势功绩,大搞行政评比,凸显官僚的特性。这反映了南北方(     
A.政治环境的差异B.对门第认知的差别
C.政权对峙的后果D.对儒学态度的不同
2023-11-14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名校统考(11月大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西晋末匈奴刘渊打着“汉”旗号号召汉人推翻西晋统治,建立汉赵政权,而后采取祖源攀附措施,承认夏后氏为其祖先,改“刘”姓及追溯刘汉王朝的“三祖五宗”,奉行宗汉立国制度,改用汉人官制。这些措施旨在(     
A.顺应民族交融趋势B.强调其政权合法性
C.推广汉族先进文化D.增强华夏认同意识
5 . 考古发现,山西大同迎宾大道北魏墓壁画既出现狩猎场景,也有仆侍牵着驭粮马的画面;大同沙岭7号墓主为鲜卑人,南壁壁画为宰羊、饮酒、烧烤宴饮场景,也出现了粮仓,墓中漆皮上出现了扬场和庖厨场景;大同南郊仝家湾北魏墓有大型狩猎图和农耕、舂米、庖厨等图像。这些考古发现有助于论证(     
A.山西大同是北魏政治文化中心B.北魏饮食文化多元且门类齐全
C.北魏时期民族交融趋势的加强D.农耕成为北魏的主流经济形态
2023-11-12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含渝中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汉武帝时,农区和牧区的分界线向北推进到湟水流域、河西走廊北侧、贺兰山与阴山以及长城一线。而魏晋南北朝时,农牧分界线内缩至渭河平原北部边沿致汾水中游一带。据此可知(     
A.政局变化影响经济格局B.南方经济已超越北方
C.游牧文明取代农耕文明D.战争不利于民族交融
7 . 《晋书》记载鲜卑族曾居“洛阳四市”“改务农业”;同一时期位于东北地区的高句丽墓葬出土了大量的铁制农具、车具、锅形生活用具;十六国时期的北燕冯素弗墓出土了文房四宝;孝文帝在位期间“迁都洛阳”“讲汉语、穿汉服”。这反映当时(     
A.南北方文化的交流和交融B.少数民族对汉文化的认同
C.农耕文化已取得主导地位D.吸取了汉族先进生产方式
8 . 西魏——北周时期的统治者,采取了推诚布信、劝以耕稼、引导民风、以“廉简”治理“群蛮”、以清廉之政争取羌人、积极抚慰及恩威并用等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这些政策(     
A.为孝文帝改革奠定基础B.加大了南北统一的阻力
C.消除了各民族间的隔阂D.有效强化了内部凝聚力
2023-11-10更新 | 15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9 . 劝进是古代臣子劝说掌权者登上皇位的一种行为,《劝进表》的内容一般有为登基行为正名、为劝进对象颂名或表明臣子立场与态度,这一现象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为突出。其客观原因是(       
A.社会动荡政权更迭频繁B.掌权者皆为非正当上位
C.劝进者为获取政治私利D.儒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2023-11-09更新 | 160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部分达标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建立起以洛阳为中心的漕运体系,东吴建立起以建业为中心的南方漕运体系。这些漕运规模一般较小,大多具有临时性。这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漕运(     
A.受到了社会环境的影响B.便利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
C.满足了割据政权的需求D.提高了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