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的更替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④②③D.④①②③
2019-12-05更新 | 346次组卷 | 19卷引用:天津市第九十五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列砖画出土于甘肃嘉峪关魏晋古墓,生动反映了当时汉人胡食的生活习俗。这组砖画可以用来直接研究

     图1 制作蒸馍与烙饼        图2 食用烧烤食品
A.江南开发
B.民族交融
C.政权并立
D.经济重心南移
2019-10-14更新 | 343次组卷 | 25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北外附属新华联外国语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北魏太武帝“以河西水草善,乃以为牧地”。北魏孝文帝“复以河阳为牧场,恒置戎马十万匹,以拟京师(洛阳)军警之备。每岁白河西徙牧于并州(注:今山西太原),以渐南转,欲其习水而无死伤也。”这反映出北魏时
A.精耕细作技术明显进步
B.自然灾害频繁影响农业活动
C.北方畜牧业有较大发展
D.江南农业生产逐渐超过北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北朝西魏实际统治者宇文泰常给臣下赐胡姓,同时又为其改名,所改之名为汉名,多是儒家文化用语,如独孤信、长孙俭。这一行为
A.有助于民族文化认同
B.反映少数民族文化落后
C.促进了儒学开始兴起
D.加速少数民族文明衰落
5 . 对秦汉和魏晋南北朝这一历史阶段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特征,概括得较为准确的是
A.波峰与波谷、恢宏与古朴、鼎盛与革新
B.波峰与波谷、恢宏与古朴、经世与玄思
C.创新与再造、传承与新变、集成与转型
D.倾覆与再建、辉煌与成熟、经世与玄思
2019-07-24更新 | 218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湾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暑期自主学习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1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均田制的目的是
A.抵制土地兼并B.促进人口增长
C.增加财税收入D.稳定个体小农
2019-01-30更新 | 5219次组卷 | 72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2016-11-27更新 | 3716次组卷 | 88卷引用: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木兰辞》是同学们耳熟能详的南北朝诗歌。其中有“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的诗句。下列各项对这一时期“市”的解读,正确的是
A.南北朝时期固定的“市”已经广泛存在于城乡B.“市”的商品主要是为了满足全国各阶层的需求
C.商品品种繁多,北方地区的商品经济非常发达D.当时的商业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