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两汉时期,铜钱是商品流通的重要媒介。东汉末年开始,实物取代黄金、铜钱成为主要的交换媒介。曹魏、北魏、北周等政权试图恢复五铢钱,但除了洛阳等大城市外,社会上广大地区仍是使用谷帛交易。这一时期货币经济的萎缩,主要是由于(     
A.南北政权的分裂对峙B.游牧民族控制黄河流域
C.赋税征收以实物为主D.北方经济整体水平下降
2 . 甘肃嘉峪关魏晋墓室的壁画丰富多彩,有风神、雷神造型的神兽,还绘有当地羌人和龟兹族妇女耙地和采摘桑叶等情景。这反映出
A.中原政权对西北地区行使有效治理B.西北地区受中原农耕文化影响
C.民族之间文化交流融合具有双向性D.丝绸之路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
3 . 东魏将领羯人侯景,“与人论掩衣法为当左,为当右?”尚书敬显傍曰:“孔子云:‘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以此言之,右衽为是。”少年王纮反对说:“国家龙飞朔野,雄步中原,五帝异仪,三五殊制,掩衣左右,何足是非。”侯景赞许王纮的看法。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服饰已与社会等级脱钩B.北方民族关系深度交融
C.北朝文化呈现开放特征D.孝文帝改革废弃了胡服
2024-03-13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新高考研究卷(二)历史试题
4 . 史载,在孝文帝改革之前,北魏先祖拓跋力微、沙漠汗等已经与中原王朝保持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北魏建立者拓跋珪初定中原,即“以经术为先,立太学,置五经博士生员千有余,天兴二年春,增国子太学生员至三千”,后来继位的统治者也采取了类似的举措。这些记载表明(     
A.北魏政权全面学习汉文化B.鲜卑族率先完成封建化转型
C.中原文化加快了北魏发展D.孝文帝改革具有历史传承性
2024-03-10更新 | 377次组卷 | 6卷引用:历史(七省新高考卷01,16+3模式)- 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北魏皇帝赐名是鲜卑族的重要习俗。孝文帝时期开始向北方汉族大族赐名,所赐之名都取自汉族的重要经书和史书。这一做法旨在(     
A.实行因俗而治B.延揽汉族文士C.承续华夏传统D.促进政权认同
2024-03-09更新 | 458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北魏孝文帝模仿汉制在平城建立明堂,并亲赴明堂祭先祖、“布政事”。迁都后,宣武帝再修洛阳明堂。北魏此举意在(     
A.促进民族交融B.推崇天人感应
C.树立正统地位D.消除改革阻力
2024-03-08更新 | 194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北魏皇帝“赐名”,是利用拓跋鲜卑传统进行统治的一种做法。孝文帝统治时期,扩大了赐名的范围,增加了赐名的人数,尤其是将境内汉族大族作为主要赐名对象,并使这些大族获得赐名的人数远远超过拓跋鲜卑贵族。孝文帝这一做法有利于(     
A.强化祖源认同B.推动民族交融C.社会阶层流动D.抑制鲜卑贵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北魏大臣高谦之认为,“钱货之立,本以通有无,便交易,故钱之轻重,世代不同”“政兴不以钱大,政衰不以钱小”“今寇难未除,州郡沦败,民物凋零,军国用少,别铸小钱(即将钱币分量减轻而币值不变),可以富益”。这反映了北魏(     
A.别铸小钱有利于商品的流通B.通过币制改革实现社会稳定
C.正确借鉴了历代钱法的得失D.统治者铸钱敛财的财政观念
9 . 陈寅恪认为,在北朝时代汉人与胡人的分别,“凡汉化之人即目为汉人,胡化之人即目为胡人,其血统如何,在所不论”。这凸显出当时(     
A.少数民族的封建化B.民族间的文化交融
C.世家大族逐渐瓦解D.黄河流域走向统一
2024-03-03更新 | 228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10 . 孝文帝本人对经学颇有研究;因此在写作诏令文时多引用《诗》等经典,常以周王朝比较北魏王朝:对于官吏,又提出了“克己复礼”的要求,这反映了当时(     
A.儒学逐步成为主流思想B.官员管理制度日臻完善
C.儒家文化影响国家治理D.统治者复古改制的理想
2024-03-02更新 | 21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调研测试(零模)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