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前期的鼎盛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2023-12-19更新 | 910次组卷 | 20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2 . 唐玄宗前期,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史称(     
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光武中兴”
2023-10-11更新 | 228次组卷 | 39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土地规模(亩)

户数

户数比例

20以下

24

17. 3%

20-130

103

74.1%

131-300

10

7.2%

300以上

2

1.4%

小计

139

100%

A.自耕农经济盛行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均田制破坏严重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2023-06-18更新 | 457次组卷 | 110卷引用:新疆昌吉州玛纳斯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天可汗”不仅是一种荣誉,更具有实质意义,它的目的是使许多弱小邻国或民族可以和平相处共存共荣。”据此分析,唐太宗被拥戴为“天可汗”的原因是(     
A.开明的民族政策B.广开言路
C.轻赋省刑D.任用贤良,提高行政效能
2022-11-03更新 | 241次组卷 | 56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一中、磁县一中,邯山区一中,永年一中等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代中央政府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下列属于中央政府加强对新疆地区实行有效管辖的是(     
①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②唐朝设置安西、北庭都护府
③元朝设宣政院                 ④清朝设伊犁将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2-09-28更新 | 1008次组卷 | 25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三十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主要历史作用是
A.少数民族的封建化B.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C.游牧民族农业化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
2022-05-12更新 | 120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2-2013学年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7 . 唐太宗作为中国古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在他统治期间,出现了“贞观之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宗曰:“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乱。……突厥贫弱,吾收而养之,计其感恩,入于骨髓,岂肯为患!且彼与薛延陀嗜欲略同,彼不北走薛延陀而南归我,其情可见矣。”

——《贞观政要》

材料二 关于贞观之治,不同时代的人们从不同角度出发,主要有如下一些评价:①贞观之治之所以为人称道,在于政治风气开明,成为后世政治楷模。②贞观一朝虽仅为经济恢复时期,但在边疆问题上不全取守势,而能主动出击并获得显著战果。

——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整理


(1)材料一中唐太宗提出了哪些处理民族关系的主张?结合所学,指出这些主张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理念。
(2)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请您选择对“贞观之治”的其中一种评价,扼要予以展开。
8 . 唐朝政府改变了历代“贵中华,贱夷狄”的做法,采取“抚九族以仁”的政策,这说明唐朝(   )
A.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B.支持少数民族建立政权
C.国力十分强大D.意在于保卫边疆
9 . 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
A.“文景之治”B.“开元盛世”
C.“贞观之治”D.“康乾盛世”
10 . 《新唐书》记载:“唐之盛时,凡乐人、音声人,太常杂户子弟隶属太常及鼓吹署,皆番上,总号音声人至数万人。”这主要是因为
A.科举制拓宽选才渠道B.三省制强化中央集权
C.对外文化交流繁荣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