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枢政务机构(汉-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8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史记》

材料二: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


材料三: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赵翼《薝曝杂记》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始皇是谁?他叫什么名字?

(2)始皇创建了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制定了怎样的律令?

(3)依据材料二,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职能各是什么?三省六部制度具有什么特点?

(4)唐朝拟修建长安城,中央政府“三省”实施该工程的运转机制是。

A.尚书→中书→门下

B.中书→门下→尚书

C.尚书→门下→中书

D.门下→中书→尚书

(5)材料三中机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

2017-11-20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正定县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中国古代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时期解决“权力制衡”的措施是(  )
A.实行科举制
B.削弱地方权力
C.分割权力并完善运行机制
D.将行政、军、财权分割
2017-10-27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定州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唐朝元和年间(806-820年),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上书请求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给事中崔佑驳回,皇帝最后采纳了崔佑的意见。据此推知,崔佑所属的部门应是
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吏部

4 . 读图1至图4,然后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1)图1、图2反映的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其最基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2)与图2相比,图3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剧,为解决这一矛盾当时的皇帝对中央行政部门作了哪些改革?除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外,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另一对矛盾是什么?
(3)图4中的机构设立于哪个皇帝统治时期?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分别是什么?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2017-10-2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兴隆县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5 . 隋朝时尚书省下辖吏、礼、兵、刑、民、工等六部,到唐太宗李世民时尚书省下辖吏、礼、兵、刑、户、工等六部。唐朝六部名称变化反映了( )
A.丞相权力的削弱B.避讳制度的沿袭
C.中央集权的加强D.民本思想的强化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三:(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三分别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如何评价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

(2)材料二、材料三反映出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

2017-10-1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除了对官员的监督外,中国古代还设立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的制度。有这一职能的官职或机构是
A.御史大夫
B.刺史
C.门下省
D.都察院
8 . 唐代宰相会议在最后决策时,通常采取协商一致通过的方式,宰相必须在议决后上报皇帝的奏章联合署名,如某一宰相拒绝在奏状上署名,则此状即成为废状。这一做法有利于
A.提高宰相议事的效率
B.削弱皇帝的决策权
C.避免官僚之间的内斗
D.加强相权间的制约
2017-10-14更新 | 544次组卷 | 35卷引用:河北省曲周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9 . 唐代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其身份等同于
A.太尉
B.御史大夫
C.宰相
D.刺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