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枢政务机构(汉-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8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丞相是“百官之长”,为皇帝助手,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协助皇帝掌握军队……但实际上,自秦统一中国后,太尉一职并未任命任何人,只是虚设其位而已。……御史大夫掌“监察”,主要是监察“百官”,又为“副丞相”,实际作用是牵制丞相……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秦朝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之间形成了一种什么关系?这些措施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在唐初,一道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部门官员的意见,试评述此举的意义?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指出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及其影响?

2 . “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A.西汉中朝制度
B.唐朝三省六部制
C.明朝内阁制度
D.宋代的文官体制
3 . 伏尔泰说:“人们完全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在那里,事无巨细均由相互制约的大衙门审理.而只有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这些衙门任职.中国的一切都通过这些衙门自我调节。”材料中涉及古代中国的
A.三公九卿制、察举制
B.三公九卿制、九品中正制
C.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D.内阁制、科举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唐代实行宰相集体议政制度,三省宰相不仅都要参与诏令的决策和审议,还要在对所议诏令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形成正式决策。这种“宰相一致原则”(     
A.提高了行政决策效率B.削弱了皇帝的决策权
C.体现了权力的制衡性D.体现了中央决策的民主性
5 . 唐太宗时,发动了对北方少数民族突厥的战争,按照当时制度的规定,其运作程序应该是:
A.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兵部B.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兵部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兵部D.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兵部
6 .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在唐代,凡遇军国大事,照例先由中书省属官中书舍人各拟意见,称为“五花判事”。再由中书令即宰相审核裁定;送经皇帝画敕后,再须送经门下省,由其属官给事中一番覆审,若门下省不同意,还得退回重拟。因此必得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那道诏书才算合法。这反映出唐代
A.相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权
B.皇权与相权都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C.三省互相牵制避免了丞相专权
D.皇帝对军国大事拥有最终决策权
2017-04-21更新 | 259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表现。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在唐初的六部当中,负责科举考试的部门是
A.礼部B.户部C.吏部D.工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长江三峡工程举世瞩目,这一水利工程若是在唐代修筑,其运作程序应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B.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以雄才大略独揽事权,于是重用内朝尚书,夺宰相权。晚年又用中书。(曹)魏世,中书监始参大政。东晋则侍中始优。下逮(南朝时)宋、齐,尚书、中书、侍中三者皆为辅臣。唐代中央最高机关,依然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但他们现在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其职权分配,则中书掌定旨出命,门下给事中掌封驳,尚书受而行之;古代的宰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在秦及西汉初年,皇帝行使权力,将意志化为诏书,见诏实行,程序比较简单:或与宰相议定,交御史起草、下达;或直接命令御史起草、下达,即可生效。宋代下诏书需经中书、门下之制度更加完备,因而反对内批,反对君主独裁专行的理由,也就更加充足。或从制度上、道理上批评滥用内批是违反“礼”“正”“道”;或从历史经验教训上批评滥用内批会导致“祸”“乱”;或从道德上批评滥用内批是出于“私”心。明代表面上废除宰相,皇帝直接指挥六部、百司政务,实际上多半依靠“票拟”定夺,皇帝的意志和权利受到内阁诸臣极大的左右限制。由于票拟是下达皇帝诏令的正常途径,所以明代内阁限制皇帝滥用手诏、中旨的斗争,更加制度化。

——摘编自祝总斌《试论我国封建君主专制权力发展的总趋势》


(1)据材料一,概括从汉、魏晋、唐三个时期中枢机构的演变,归纳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独揽事权”的方式。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君主行使权力的变化。综合以上材料,简要说明官僚制度与皇权专制的关系。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唐代三省制实现了分层决策与分层行政,通过文书的起草、审核和执行的运作流程来实现权力的分割与制约。据此可知,唐代三省制
A.成功实现了行政权力的分割
B.保障了皇权地位的至高无上.
C.有效地制约了皇帝滥用权力
D.提高了行政机构的办事效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