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枢政务机构(汉-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 道试题
1 . 《旧唐书》载:“(元和十三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皇甫镈)以巧媚自固,奏减内外官俸钱以赡国用。敕下,给事中崔佑封还诏书,其事方罢。”这反映了在唐代
A.门下省一定程度上牵制皇权
B.中书省的权力受到极大限制
C.尚书省已不能参与核心政务
D.监察机关有效制约行政机关

2 .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不同国家的政治文明虽有冲突,但又是相互借鉴共同进步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

材料二

(2)阅读材料二,有人认为这种制度下的政治是“皇权下的民主”,试分析该观点形成的原因?

材料三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雅典等城邦实施的一项政治制度。雅典公民都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其予以政治放逐。……在“陶片放逐法”这座祭坛上,固然有独裁者的鲜血,也飘荡着无辜者的冤魂。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材料四英吉利民族既尊重传统又善于变革,当他们发现只有推行变革才能更好地尊重传统时,他们就放弃旧的阵地,接受变革,去尊重新的传统;他们在推行变革时,又以维护和尊重传统为己任。……以传统在外壳上的完整延续和内涵上的不断更新,英国形成了以温和的改革与合理的妥协为特征的政治文化特色,即“在冲突中达到融合”的渐进模式。

——姜守明《高中英国史教学与史学范式》

(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英国近代政治文化发展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材料五按照《南京条约》,中国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并开放五个对外通商口岸——广州、福州、宁波、厦门和上海。英国领事可以居留于这些港口,英国商人可以在此租借土地,用于居住和经商。中国还同意实行一种按照价值的5%固定下来的统一关税,若要变动这一关税,须经双方同意。这一条款剥夺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因而控制了中国的国家收入。此外,第二年缔结了一个补充条约,承认英国人在刑事案件方面的治外法权;条约还包括一项最惠国条款,保证英国人享有中国在将来准予其他国家享受的附加特权。

(5)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在中国获取的特权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各举出两项来)

2017-11-18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大同市阳高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历史期中考试
3 . 有人说:在唐朝想做到尚书令,除非你是太子,其他人基本不可能。其意在表达(   
A.封建帝王特别重视行政权力B.封建皇帝亲自策划政令
C.只有皇帝的近臣才能监察百官D.皇室垄断了国家的军权
2017-11-0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应县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2: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实录》

请回答:(1)据材料1指出唐初一道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三省六部制有何特点?结合材料指出这一制度的局限性?

(2)材料2中明太祖对自秦至宋的相关评述正确吗?结合史实简要分析说明。明太祖“罢相”的实质是什么?

5 . 伏尔泰说:“人们完全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在那里,事无巨细均由相互制约的大衙门审理.而只有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这些衙门任职.中国的一切都通过这些衙门自我调节。”材料中涉及古代中国的
A.三公九卿制、察举制
B.三公九卿制、九品中正制
C.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D.内阁制、科举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独创性举措
A.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B.丰富了官吏选拔的手段
C.打破了世家的特权垄断D.推动丞相制度走向解体
2016-11-27更新 | 881次组卷 | 65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A.三公九卿制
B.中外朝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中书省制度
2016-11-27更新 | 412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博海中学2019-2020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定,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以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唐吴兢《贞观政要·论政体》
材料二 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
——《明史纪事本末》
材料三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
一一朱熹《朱子语类》卷128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回答唐太宗与明太祖对丞相的设置有何不同看法?唐代和明代丞相制度的变革对历史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三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材料中作者对此看法如何?
(3)材料中反映出中国古代社会的两对矛盾,这两对矛盾分别是什么?发展演变的趋势是什么?
2016-11-18更新 | 4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山西省临汾一中高一上学期学段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行专制统治
2016-11-18更新 | 1112次组卷 | 59卷引用:2013-2014学年山西省忻州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