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5 道试题
1 . 如图是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由此判断北宋加强集权政治的主要方式是(     
A.首创监察制度B.分化事权C.加强宰相权力D.皇权至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为抑制武将势力膨胀,北宋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至是,虽两河之雄,并起于世,亦将束手听命,求制于文墨之吏,而无所容辞”。这些措施虽有效防止了内乱,利于国家统一的巩固,但给北宋的政治带来了很大的隐患,那就是(       
A.边疆危机不断,军队战斗力低下B.制度过于僵化,削弱了中央集权
C.地方权利受限,限制了地方的发展D.文官高于武将,导致矛盾不可调和
2022-11-21更新 | 191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精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太祖曾问宰相赵普:“唐室祸源在诸侯难制,何术以革之?”赵普回答:“列郡以京官权知,三年一替,则无虞。”为此,北宋采取的措施是(     
A.派文官出任地方长官知州B.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
C.任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D.枢密院只有调兵权并不统兵
5 . 曾经作为地方军政最高长官的“节度使”,在北宋时期被广泛赐予朝廷重臣、致仕元老、为国捐躯的大将功臣及少数民族首领等,这些节度使职衔的授予,大多作为一种荣誉,以示表彰和激励。北宋政府的这一举措(     
A.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统治B.是“崇文抑武”政策的体现
C.推动了官僚政治的形成D.导致宋代“冗官”现象加剧
6 . 10-13世纪中国境内先后出现的政权,按其建立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北宋       ②南宋       ③契丹国(辽)       ④西夏       ⑤金       ⑥元
A.①②③④⑤⑥B.③①④⑤②⑥C.①④②③⑤⑥D.③①②④⑤⑥
7 . 有学者认为,宋初制度的制定针对性过强,制定时主要从消极方面考虑,尽量预想可能导致动乱的各种因素,加以事先防范,而并非从积极方面考虑,使国家机器如何最有效、合理的发挥作用。这位学者意在说明,宋初制度的制定(     
A.吸取前朝的经验教训B.利于宋朝的长治久安
C.遵循崇文抑武的理念D.隐含严重的统治危机
8 . 有学者认为,相对于汉唐两个朝代,宋代不是弱,也是是贫,而是无效率。导致其“无效率”的主要原因是(     
A.事权的分割B.皇权的削弱C.地方权力过重D.监察体系不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针对宋初采取的集权措施,苏洵说:“吾宋制治,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范祖禹说:“唯本朝之法,上下相维,轻重相制,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以上材料说明宋代这些措施(     
A.提高了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B.有利于防范内部动乱稳定统治
C.导致地方贫弱无力对抗中央D.根本上杜绝了割据存在的隐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十七载:至道元年(公元995年)正月戊子,宋太宗诏日:“自今参知政事宜与宰相分日知印,押正衙班。”宰相、副宰相、亲王商议军国大政必须在政事堂进行。这在本质上反映了宋代(     
A.君主专制的加强B.决策效率的提高
C.中央机构的膨胀D.宰相权力的扩大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