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5 道试题
1 . 北宋时期,收乡长、镇将之权全部归于县,收县之权全部归于州,收州之权全部归于路的行政机构监司,收监司之权全部归于朝廷。这反映了(     
A.重文轻武政策有效实施B.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C.君主专制局面基本形成D.国家统一日渐巩固
2 . 为加强中央对地方财政的管理,改变唐末五代以来地方擅赋自赡的旧格局,北宋设置(     
A.三司专掌财政B.转运使督集财富
C.通判监督知州D.文官出任枢密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代注重族规、家训的编纂,《袁氏世范》最初是袁氏家塾训蒙之作,因其“厚人伦,美习俗”,经版印后广泛流传。这一时期还诞生了大量家训诗,内容涉及报国恤民、为官廉正、重节崇德、耕读传家等。这反映出宋代家训(     
A.适应市民阶层兴起的需求B.承载了社会教化的功能
C.成为巩固封建统治的工具D.导致重文轻武风气盛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997年,宋太宗分全国为十五路,转运司掌管一路的大权。1007年后,宋真宗在此基础上陆续增设了经略安抚司、提点刑狱司和提举常平司等机构。宋真宗此举旨在(     
A.铲除地方割据根源B.削弱相权以强化专制
C.提高政府行政效率D.分化事权以加强集权
5 . 如图所示为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北宋如此分配旨在(     
A.优化民政管理B.监察地方政治C.加强中央集权D.防范宰相擅权
6 . 有史书称宋代“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宋人议论未定,兵已渡河”。这表明宋代(     
A.分权制度弊端日重B.士大夫缺乏治国经验
C.国家财政趋于困难D.中央与地方矛盾尖锐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民,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摘编自《史记·陈丞相世家》

材料二


材料三   晋、南北朝三百年中…其大成就有四焉,而皆与民族之动荡移徙有关,故民族之移徙,实此时代中最大之事也。四者惟何?一曰二曰……三曰山间异族之同化。四曰长江流域之开辟。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宰相的基本职能。为加强皇权,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什么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地图及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特征。
(3)根据所学,说明材料三中“山间异族之同化”“长江流域之开辟”的历史影响。
2022-12-19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河北衡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二)历史试题
8 . 宋太祖说:“可以利百代者,惟养兵也。方凶年饥岁,有叛民而无叛兵”“一遇凶岁而试其壮健者,招之去禁兵……”“每募一人,朝廷即多一兵,而山野则少一贼”。这一举措的消极影响是(     
A.诱发了灾民起义B.助长了懒惰的世风C.加剧了藩镇割据D.削弱了禁军战斗力
2022-12-14更新 | 14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转运使是唐代以后各王朝主管运输事务的中央或地方官职。北宋前期,转运使职权扩大,实际上成为一路之最高行政长官,掌管一路的财赋、监察等。宋代转运使职能的变化(     
A.结束了节度使各自为政的局面B.增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C.扭转了政府长期的“冗费”局面D.使得知州权力基本被架空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无论中国还是西方的传统社会,个人都依附于某种天然的共同体,包括以血缘为主要纽带的天然共同体和拟制的血缘共同体。最初的人类还没有自我意识,或自我意识非常之弱。个人完全融于天然的共同体里面。当国家产生后,国家就分享了个人的认同和忠诚,削弱了个人对部落、氏族等天然血缘共同体的认同与忠诚。有了国家之后,氏族和部落就由贵族来代表,个人依附于贵族,贵族再依附于更大的贵族即国王。个人与部落的关系演变成“家族(个人)——诸侯(贵族)——国家(国王)”的关系。秦晖讲的中国的“周秦之安”是削弱了贵族,除掉了贵族这个中间隔层,无数的小共同体(家族)被官僚制整合进大共同体国家之中。社会组织向西极分化,一极是强大的国家,另一极是底层无数的家庭或家族。虽然也存在着其他一些中间组织,但作用有限,一般是辅助性的。

——摘编自丛日云VS秦晖:《走出帝制和人的现代化》

材料二   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发展成熟,是中国古代审计发展的巅峰。比部设于刑部之中,与财政部门完全隔离,财审分离彻底,拥有司法权并配备多位专门的官职,独立性、专业性和权威性得以保证。三省六部制的完全确立优化了官僚体系的内部控制,皇帝也重视比部审计,就连皇室用度都要经过比部勾检。……两宋官制,职官分离,与前代有很大的区别。宋初围绕中央集权进行了不少革新尝试,试图在中央机构内部建立起财计管理与财计监督两套班子,进行更直接更经常的审计监督。北宋时,天下财计归三司(亦称三部,即盐铁、度之、户部)三部各设勾院,负责“勾稽天下所申三部金谷百物出纳帐籍”。在三司勾院之外、三司之下,还设有一些机构执掌审计职审核军费支出等。这就使得这一时期的审计职权较前代分散,并且这种财审合一的内部审计体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难以确保审计的质量和效果,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摘编自吕品:《从国家审计演变看古代中国国势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晖关于“周秦之变”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两宋审计制度与隋唐时期相比的不同特点及其原因。
2022-12-03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