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5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的三个依次延续时期分别是:“骄兵悍将的世界”“文治的时代”“与中国传统政治绝异,政治上依种类分四等”,这三个时期是(     
A.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B.唐、五代十国、北宋
C.五代十国、两宋、元D.元、明、清
2 . “沈括出身于仕宦之家,幼年随父宦游各地。嘉祐八年(1063年),进士及第,授扬州司理参军。宋神宗时参与变法,历任太子中……三司使等职。熙宁五年,淮南饥荒,沈括受命巡察,发放常平仓钱粮,疏通河渠。元丰三年(1080年),出知延州,兼任富县路经略安抚使,驻守边境,后被贬。晚年移居润州(今江苏镇江),隐居梦溪园。”材料中沈括的经历主要可以用于探究宋代(     
A.科举完善与社会流动B.经济繁荣与社会保障
C.士人品格与科技进步D.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3 . 宋代虽然人才辈出,但很多人才得不到重用,正所谓“有功者必抑.有权者必夺"。即使偶尔有能人贤者在任,也因议论之多,互相牵制之严,其良谋普策也无法施展,范仲淹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失败即是叨证。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藩镇武将的专权B.宰相权力的分制
C.重文抑武的国策D.君主专制的加强
4 .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后鼓励武将“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利永远之业。”多数武将照做。后来宋真宗说:“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自有马多如簇。”上述材料反映了宋朝(     
A.崇文抑武的治国理念B.社会价值取向的变化
C.门第观念的逐渐淡化D.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22-23高一上·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如表为宋太祖时期中央所辖州县数量统计表(据《宋史地理志》整理),根据如表中的信息,最有可能得出的历史结论是宋初(     
时间
公元960年111638
公元979年2971860
A.崇文抑武得到贯彻B.地方治理得到强化
C.经济重心完成南移D.地方机构人浮于事
2022-09-05更新 | 1515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涉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会留下特殊印记,并成为历史见证。下列信息按先秦、汉、唐、宋朝排列正确的是(     
隶书 中朝 推恩令 水排 刺史 《神农本草经》
心学 柳词 岁币 三衢分权 四监司
雕版印刷 曲辕犁 长庆会盟 藩镇《职贡图》
刀形币 何尊 田氏代齐 铸刑书 大盂鼎
A.④①③②B.②③①④C.④①②③D.①④②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宋太祖赵匡胤道“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纵皆贪浊,亦不及武臣一人也。”下列措施能体现他这一主张的是(     
A.文臣出任知州B.实行更戍法
C.设立参知政事D.设立转运使
2022-07-13更新 | 803次组卷 | 26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诏令一直在西夏前线指挥的文臣范仲淹改升武职。范仲淹连上三道奏表,请求皇帝收回成命,表示绝不能接受自己成为一个武官。这表明范仲淹(       
A.具有淡泊名利的高贵品质B.反对朝廷干预前线指挥作战
C.沾染飞扬跋扈的骄傲姿态D.深受“崇文抑武”风气影响
2022-05-27更新 | 950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枢密院是宋朝总理全国军务的最高机构,简称“枢府”。枢密院与中书门下共掌文、武大权,称为东、西“二府”。枢密院只负责发兵,领兵的则是三衙。这一局面旨在
A.解决积贫积弱现状B.加强君主专制
C.推行重文抑武政策D.缓和阶级矛盾
10 . 汴州,今之开封。安史之乱后,唐中央在汴州设节度使,以图监控河北藩镇,疏通江淮漕运。五代除后唐定都洛阳外,其余都定都开封。宋初结束分裂局面后,宋太祖欲迁都洛阳未果。宋朝最终定都开封主要是基于这一区域
A.地理位置的优越B.政治、经济地位的上升
C.文化根基的深厚D.榷场贸易逐渐走向兴盛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