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6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基本格局既存在“以兵立国”的长期方略,又呈现着“崇文抑武”的明显偏倚;制度设计既有用心精致的诸般措置,又有叠床架屋的冗杂交集。这一时期是(       
A.魏晋时期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
2023-02-13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建隆二年(961),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司马光《涑水记闻》


(1)根据材料,概括北宋政权面临的问题。
(2)结合所学,说明材料中“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具体表现。
2023-01-2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表中文学家所任官职反映出宋朝政治方面的突出特点是(     
姓 名曾任官职职权范围
范仲淹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负责边防
晏 殊枢密使负责管理全国军政
欧阳修枢密副使协助管理全国军政
A.文官出任地方长官B.文官掌部分兵权
C.门第观念逐渐淡化D.节度使变为虚衔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北宋中期,“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虽有武臣,盖仅有也”。这体现出北宋的治国特点是(     
A.无为而治B.守内虚外C.藩镇割据D.崇文抑武
2023-01-04更新 | 129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日新班)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隋朝时的科举考试,录取人数极为有限,“秀异之贡,不过十数”。唐朝也是如此,每榜不过录取一二十人;而且,由于允许“公荐”,这寥寥可数的一二十个录取名额,也多数被世家子弟占据。《旧唐书》所载:从唐肃宗到唐代末年之间的人物,大约有将近十分之七出自名族和公卿子弟,出身于寒素者不及七分之一,如果以宰辅的家世作比较,两者的比例更加悬殊(80%:7%)。

——摘编自梁庚尧《宋代科举社会》《旧唐书》等

材料二宋代是历史上第一个全面通过科举取士的王朝,每榜录取的进士数目扩大了10倍以上。宋太宗认为,“势家不宜与孤寒竞进”。宋朝科举先后推行锁院制、封弥制与誊录制。于是,两宋三百余年,总共通过科举考试录取进士及诸科登科人数超过10万名,是唐一五代登科总人数的近10倍、元代的近100倍、明代的近4倍、清代的3.8倍。在这10万多名宋朝进士中,布衣出身之人超过半数。

——摘编自《登科录》《宋史》等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朝科举制度正式创立的统治者。根据材料一,分析隋朝和唐朝科举制的异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代科举制主要发展之处,并简评宋朝的科举制度。
2022-12-10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春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请根据下面两幅地图,提取两条关于宋元时期的历史信息,并加以说明。

(要求:信息明确,解释合理。提示:可从政局、疆域、民族、边疆管理、行政区划等方面提取信息)
2022-12-07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选科)历史试题
7 . 准确认识、妥善处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关系以及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是维护国家统一的关键所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初制度大多不切实际,要求制度变革的呼声甚高,却无法实施。直到武帝时期,政府才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等重大领域大刀阔斧地推行了制度变革。

——摘编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

材料二   宋王朝建国的特殊性,使宋太祖为了避免五代以来的教训进行了比较大的官制改革,尤其是制约机制的设计相当完备。设官分职,达到了使职官间相互维系、相互牵制的功能,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了中央集权。

——摘编自王志立《北宋官僚制约机制产生的背景》

材料三   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行省官员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学史料汇编》

材料四   “……先窃蒙圣上赐金册、金印,尊贵之封号之鸿恩,实不胜欢忭。”

——《五世达赖喇嘛奏谢顺治皇帝颁赐金册、金印、封号的表文》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协调地方与中央关系”采取的政治方面的措施。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太祖时期地方“制约机制”的主要表现。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元朝行省的特点。综合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你认为应当如何妥善处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关系?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2022-12-03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以下对该史料相关知识解读合理的是(     
A.“本朝”是指宋朝,在地方实行州郡二级制
B.枢密院与“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并不统兵
C.设诸路三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大部分上缴朝廷
D.提高了行政效率,巩固了国家统一和安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北宋在各路设立提点刑狱使负责刑狱及保甲、军器、河渠等事务,设提举常平司掌管民政庶务救灾赈恤,设置安抚使司负责军事,四司互相牵制、互不统领。这些措施(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体现了重文轻武的理念
C.成为后世地方的行政体制D.提升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宋史》记载“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这说明宋代(       
A.行政效率得到提高B.权力制衡机制日益完善
C.冗员现象日趋严重D.封建专制皇权得到加强
2022-11-07更新 | 257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励志班)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