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7 道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肇端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郡县制度,秦代,趋于成熟,两汉则日臻完备,成为汉帝国地方政治活动的核心与基干,也构建了两个多年中国地方政治制度的框架。

——摘编自周长山《汉代地方政治史论:对郡县制度若干问题的考察》

材料二   经略安抚使……掌一路兵民之事;皆帅其属而听其狱讼,颁其禁令,定其赏罚,稽其钱谷、甲械出纳之名籍而行以法……都转运使……掌经度一路财赋,而察其登耗有无,以足上供及郡县之费……凡吏蠹民瘼,悉条以上达,及专举刺官吏之事……提点刑狱……掌察所部之狱讼而平其曲直,所至审问囚徒,详覆案牍,凡禁系淹延而不决,盗窃逋窜而不获,皆劾以闻,及举刺官吏之事……

——摘编自《宋史·职官志》

材料三   云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览窜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则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摘编自谈迁《国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郡县制度的主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地方管理机构的特点。
(3)指出材料三中提到的内阁大臣的主要职责,结合所学概括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3 . 追念祖宗之世、推崇“祖宗之法”,是赵宋一朝突出的历史现象。我们讨论宋代中央集权的活力与僵滞、“守内虚外”格局的展开、文武制衡关系的形成,乃至赵宋王朝的兴与衰……如此等等,处处都会遇到所谓“祖宗之法”的问题。宋代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吸取唐末五代以来的历史教训B.重文轻武方针的提出
C.为应对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D.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5 . 宋朝设立二府三司,对国家大事共同决策。议事时,由主事官首议,政事堂(中书门下合署办公)合议,后由皇帝裁决,最后交由有司执行。谏院(言官机构)全程记录。如果皇帝直接发号施令,谏院抗议。结果是,有司以各种理由拖延,皇帝命令没有有效贯彻甚至不了了之。这说明当时(  )
A.选官用官制度不完善B.中枢机构的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C.皇帝掌握最高决策权D.国家制度对专制皇权有约束力
2023-09-07更新 | 1059次组卷 | 20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宋代在知州以外设“通判某州军事”一职,简称“通判”。知州的公文命令必须经通判的附署方能生效,通判还可直接向朝廷奏事。这表明通判的作用是(   )
A.制约地方长官B.控制财政大权
C.提高行政效率D.牵制中书门下
2023-09-02更新 | 864次组卷 | 56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宝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解决藩镇跋扈,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在客观上也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些措施具有很大局限性,如实行兵将分离的政策,带来了将帅无权,指挥不灵,以致军队战斗力削弱的弊病,虽然北宋政府后来豢养了百余万军队,却阻挡不住辽、西夏的侵扰。由于各级政府权力的分散,形成了叠床架屋的官僚机构,官吏众多,行政效率低。总之,北宋实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在一定时期起到了巩固政权的作用,后来便逐渐走向反面。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自(美国1783年与英国)缔结和约以后,最初立法的缺点便立即暴露出来,国家好像一下子就解体了,每个殖民地都成了一个独立共和国,都要求享有完全的主权。邦联政府被它的宪法弄得软弱无力,不再有共同的危险感作为它的支柱,眼看着船舶上悬挂的国旗被欧洲大国凌辱而毫无办法,而且当时也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对付印第安人和支付独立战争时期所举债款的利息。在邦联政府就要毁灭时,它正式声明自己无能为力,并向宪制权呼吁。

——摘编自(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为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所制定的宪法及其对美国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2023-08-0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鉴于汉唐两代“节镇太重,君弱臣强”的惨痛教训,赵宋统治者创建了路制。每路分设四司,分别隶属于不同的中央部门,形成“婚田、税赋则隶之转运,狱讼、经总则隶之提刑,常平、茶盐则隶之提举,兵将、盗贼则隶之安抚”的分工格局。诸司若有违法不公行为,要相互举报;同时诸司共同负责对所辖州县的监察工作。无论是在运行机制上,还是在机构功能上,宋朝的路制,可谓是惩前代之弊,开后世先河。

——摘编自张小稳《宋代的路:划时代的地方行政制度设计》

材料二   1781年经13州批准的《邦联和永久联合条例》生效,它规定:“各州均保留其主权、自由与独立。”但实践证明了它的不可行性,美国迫切需要新的政治制度挽救国家。1787年的费城制宪会议完成了这一历史使命。它创造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模式,明确提出了新的中央政府即联邦政府与州政府行使权力所遵循的四条基本原则;分权原则;共有权原则;权力禁区原则;宪法至上原则。1788年,新宪法经各州批准生效。至此,联邦制在美国正式确立。这一制度被人们认为是“自由和绝对统治之间最成功的调和”。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代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原因,并分析宋代“路”制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的联邦制是“自由和绝对统治之间最成功的调和”及其对美国产生的积极影响。
2023-08-0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行政区划与唐无大差异,而行政组织与运用则大有不同。盖宋室君臣鉴于唐末、五代藩镇权重,故对于地方行政采取绝对控制政策。其方法:最高级地方行政区划之路,不置元首性之长官,而以帅、漕、宪、仓诸司,分掌众务,不相统属,互相牵制不能自专。上自诸路使司,下至县知事,皆以中央文官权充,以便中央直接控制。犹惧知事官权太专,又置通判,以资牵制与监视。

——摘编自严耕望《中国政治制度史纲》

材料二   美国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制,国会与总统领导的政府各自分立,由选民分别选出。总统只对人民负责,不向国会负责,国会没有要求政府辞职的权力,也没有将总统免职的权力;国会不向总统负责,总统也没有解散国会的权力。国会与总统彼此独立,没有相互依存关系,更没有从属关系。

——摘编自任航《代议制的美国模式论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代议制的主要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2023-08-0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行政区划与唐无大差异,而行政组织与运用则大有不同。盖宋室君臣鉴于唐末、五代藩镇权重,故对于地方行政采取绝对控制政策。其方法:最高级地方行政区划之路,不置元首性之长官,而以帅、漕、宪、仓诸司,分掌众务,不相统属,互相牵制不能自专。上自诸路使司,下至县知事,皆以中央文官权充,以便中央直接控制。犹惧知事官权太专,又置通判,以资牵制与监视。

———摘编自严耕望《中国政治制度史纲》

材料二:宋太祖鉴于向者登科名级,多为势家所取,致塞孤寒之路,造成以黄巢为代表的落第进士起兵反叛的历史教训,对前朝的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革。首先是取士不讲门第,凡是粗具文墨的士人,不问贫富和出身,皆可应举。其次是废除公荐,以剥夺大地主、大官僚攫取科名的特权。还严密科举条制,考官实行锁宿和回避制,试卷实行封弥和誊录制,士人在科举中的黜落与否,一切以程文为去留。

———摘编自何忠礼《略论北宋前期的制度创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科举制的特点,并分析宋代科举制发展的原因。
2023-07-31更新 | 223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延安新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