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清朝颁布过一部《钦定历代职官表》,力图表明本朝各项制度都有传统的法度或成例可依,以此来论证自己统治的合法性。但它为理藩院溯源时,却发现理藩院在明朝和两宋都无迹可寻。理藩院这一中央机构的前世身影,在元代可以是(     
A.枢密院B.宣慰司C.巡检司D.宣政院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辽宋夏金时期,大批汉人迁移到契丹腹地,女真人大批迁居原北宋统治的地区,南宋出现了“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的情况,各民族间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形态进一步形成和发展。辽、西夏、金民族政权在承囊自身文化传统的同时,不断学习中原的汉文化和统治制度,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西夏“曲延儒士,浙行中国之风”,金仿汉制行科举。两宋王朝设置榷场与周边民族进行经贸往来,互通有无,一张全国性的市场网络逐渐发展。

-摘编自段红云《略论辽宋夏金对峙时期中国民族的一体化进程》

材料二 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在大量任用儒家人士作为国家治理的栋梁同时,设四于学,把《论语》《大学》等儒家经典译为蒙古文。忽必烈用大一统的思想指导正史修撰,把《宋史》《辽史》《金史》同列为正史,不去强调“华夷之辨”,这蕴含着“天下一家”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忽必烈还继承了多民族中国经济发展重视农业的历史传统,专门组织编撰了《农桑辑要》,命各路宣抚司择通晓农事者为劝农官,并将中华民族历史传说人物和杰出人物都纳入国家祭祀体系之中。

-摘编白王文光、马宜果《元朝的大一统实践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辽宋夏金时期中华民族一体化进程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忽必烈的大一统实践的历史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此种人颇受重视,头胸腹皆缠布带,否则不堪疲劳。常持一海青符,俾其奔驰之时,偶有马疲或其它障碍之时,得在道路上见有骑者即驱之下,而取其马。此事无人敢拒之,由是此种铺卒常得良马以供奔驰。”据此判断,“此种人”工作的机构是(     
A.中书省B.宣政院C.急递铺D.宣慰司
4 . 有人把蒙古西征称之为“成吉思汗大交换”,认为蒙古西征可以与哥伦布大交换类比。阅读下面的示意图,回答问题。

图1蒙古军队西征示意图

图2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传播
提取上述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两个“大交换”加以解读。
2023-01-13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学者指出,行省在划分上遵循“犬牙交错的区划方式,消解山川之险”,行省“虽掌管军队但受多方制约”,是“充当向中央运输财赋的中转站”。这表明,行省的设置(     
A.为民族融合创造了必要条件B.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
C.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治国理念D.顺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宣帝诏曰:“都护西域骑都尉郑吉,镇抚外蛮,宣扬汉朝威信,迎接匈奴单于的堂兄日逐王民众,攻破车师国兜訾城,功绩卓著。封郑吉为安远侯,食邑千户。”

——《汉书·郑吉传》

材料二   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多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等因素来确定,客观上容易被地方长官当做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自元代始,行政区划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材料三



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雅克萨之战

设台湾府

颁给西藏地方政府的金瓶


(1)据材料一,指出汉朝加强对西域管理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沟通西域与中原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通道
(2)据材料二概括元朝行政区划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行省制的历史作用。
(3)据材料三概括清朝采取哪些方式维护国家统一,指出清朝对现代中国版图的贡献。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提炼一个主题
2022-03-08更新 | 12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据元朝中期吏部统计:朝官共2089员,蒙古、色目有938员,汉人、南人1151员;京官共506员,蒙古、色目有155员,汉人、南人351员;外任官共19925员,蒙古、色目有5689员,汉人、南人14236员。这说明
A.元朝政权的性质是蒙古政权B.汉族官僚逐渐控制元朝政权
C.元朝冗官冗费问题日益严重D.元朝注意发挥汉族官员作用
2021-11-28更新 | 510次组卷 | 28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