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元朝时,各急递铺置铺兵五人,负责传递文书,设铺司一名掌管铺兵,另有监察人员负责对传递的文书进行核验、查封等,后又增设提领和邮长。这一举措(       
A.有利于急递铺效能的发挥B.削弱了大运河运输效率
C.促进了各地区经济的发展D.加重了中央的财政负担
2024-01-30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高考备考精英联赛调研)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吸取秦汉至唐宋等朝边疆统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元朝在地方行省管理体制下,对“内属”“归附”的少数民族或部落酋长或首领封以官爵,使其代表国家间接统治原有领地和民众,将少数民族首领整合进国家职官体系、各族土民整合为国家民众,强化元朝的国家权威和民众的国家认同。即“稍与约束,定征徭差发之法,皆因其俗,使附辑诸蛮,谨守疆土,修职贡,供征调,有相仇者疏上,听命于天子”。元朝先后在西南等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设置大小土司数百家,主要集中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湖北等省。

——摘编自彭福荣、刘译蔓《国家整合视野下的元朝土司制度》

材料二   清朝初年,中央政府无暇顾及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土司制度的弊端逐渐暴露。雍正帝即位后,深知土司危害,“朕闻各处土司鲜知法纪,每于所属土民多端科派,较之有司征收正供,不啻倍蓰。”同时,土司间、土司内部经常发生斗争,给土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伤。土民强烈要求摆脱落后的、残酷的土司制度。在政权稳定后,他以坚定的决心使改土归流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摘编自张琦《浅论清初云南的改土归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朝土司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朝实行改土归流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元代行省“自人民、军旅、赋役、狱讼、缮修,政令之属,莫不总焉”,并享有部分紧急事务的临时处置权。但行省辖区内的宣慰司、路、府、州、县各级官员必须“受命于朝而后仕”;在军事上也是“非奉旨毋擅调军”。由此可知,元代行省制(     
A.提高了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B.开启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C.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D.兼具了集权与分权的双重属性
4 . 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忽必烈下令“设国子监,立国学监官:祭酒一员,司业二员,监丞一员,学官博士二员,助教四员,生员百二十人,蒙古、汉人各半,官给纸札、饮食,仍隶集贤院。设江南各道儒学提举司”。这些举措的出发点是(       
A.巩固儒学的正统地位B.完善人才培养的机制
C.弥合民族之间的分歧D.顺应大一统国家建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元帝国构建示意图。据图可知,元朝(     

A.实行中书省总领全国军务的制度
B.边疆治理呈现与内地差异化特征
C.蕴含了多元统一的国家治理智慧
D.行省制是对中央行政制度的创新
2023-07-13更新 | 714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忽必烈即位次年设劝农司,挑选精于农桑的官员为劝农使,分道巡行劝农并颁布诏书规定,地方的各级官吏“今后有能安集百姓,招诱逃户,比之上年增添户口,差发办集……别加迁赏”,反之则“定加罪黜”。此举意在(     
A.化解民族矛盾B.促进经济交流
C.巩固全国统一D.恢复发展经济
7 . 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作牧场,还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这些措施(       
A.实现了农耕经济取代原来的游牧经济B.加剧了汉族与蒙古族的民族对立
C.推动了游牧经济与农耕经济深度交融D.推动了专制主义制度达到了顶峰
8 . “大一统”理念是贯穿中国历代政治格局和思想文化的主线之一,更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纽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材料二   及至汉代,在汉高祖及其后汉文帝、汉景帝积累的强大国力基础.上,汉武帝极大推动了“大一统”王朝的构建。

材料三   元朝是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实现前所未有“大一统”的王朝,将东北渔猎经济区、北方游牧区、西北和西南的游牧与农耕兼营区、南方及中原农耕区、滨海农耕与渔业区囊括一起,可谓疆域“大一统”开拓者。

材料四2019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深刻指出,“秦国‘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开启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此后,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分立如南北朝,都自诩中华正统;对峙如宋辽夏金,都被称为‘桃花石’;统一如秦汉、隋唐、元明清,更是“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统一后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并分析秦统一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尊奉哪种思想实现了休养生息,以及汉武帝为发展和巩固思想上的“大一统”采取的思想措施及其建议者。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元朝为了巩固统一在地方管理和民族关系实行的制度。
(4)根据材料四,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9 . 元朝建立后,一方面设置达鲁花赤(蒙古语,意为掌印者),坚持蒙古人为正官的原则,保留蓄奴制和军事长官世袭制;另一方面,改元建号,吸收汉族王朝组织形式,采用汉族典章制度,形成了南北异制的政治特点。据此可知,元代的南北异制(     
A.强调蒙汉民族间的平等B.客观上促进了汉蒙民族交融
C.重视维护中央政府权威D.开启了蒙古族封建化的进程
10 . 元代各行省提调军马的官员由朝廷任命,并赐予金虎符作为凭证,同时,军队中的将官犯罪,行省不能擅自处罚,而咨请枢密院议拟:行省内的军队有直接受行省节制的汉军及新附军,还有隶属于枢密院的蒙古军、探马赤等中央军队。这说明元代(     
A.军队体系的健全,有利于民族的融合
B.行政机构相互制约,确保君主专制
C.中央掌握人事权,保证地方官的忠诚
D.行省虽然掌管军事,但受多方限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