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宋朝比较好地为内部臣民解决好了两条“路”——“出路”与“活路”,王朝的属下臣民,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能力有追求的精英分子,再一类是养家糊口的普通百姓。对于精英,应该给他们“出路”;对于百姓,应该给他们“活路”。
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搜集了一部分相关史料:
史料 出处 | 史料 内容 |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教程》 | 宋朝的科举考试,不管父祖职业、家境穷富、年龄大小,只要没犯过罪,都可以报名应试。宋朝的科举还实行“锁院”“糊名”“誊录”。所谓“锁院”,就是任命考官后,要立即隔离。所谓“糊名”,就是把考卷上考生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所谓“誊录”,就是由专人把考生的答卷另外誊抄一份,考官只能评审誊抄稿,见不到原件。此外,政府还为边远地区的贫穷考生提供食宿等。这些制度,使科举考试成为选拔官员特别是中高级官员的主渠道,“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
《清明上河图》(局部) | |
摘自(宋)袁采《袁氏世范》 | 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富贵盛衰,更迭不常,或昔富今贫,或昔贵而今贱。 |
A.心学思想盛行 | B.士人阶层壮大 | C.坊市制度流行 | D.抑商政策加强 |
材料一 下面为汉代官吏选任方式分布图。纳入统计的409名官吏中有明确记载的家贫者仅28人,114名察举起家官吏中可明确家世背景的有65人,家贫者仅3人。
注:射策是指考官将问题书写在策上,应试者选择其一作答;荫任指高级官员保任其子弟为官;辟除是高级官吏任用僚属的一种方式。
——据李永红《汉代官吏的“起家”与“再起家”研究》
材料二 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赋税收入数
农业税收入 | 其他各项赋税收入 | ||
种类 | 折钱数 | 税别 | 钱数 |
米 | 12521079 贯 | 商税 | 8046646 贯 |
银 | 80137 贯 | 酒税 | 13174130 贯 |
钱 | 5585819 贯 | 茶税 | 1942000 贯 |
匹帛 | 2672323 贯 | 盐税 | 7150000 贯 |
丝棉 | 2922517 贯 | 市舶 | 540000 贯 |
合计 | 23781875 贯 | 合计 | 30852776 贯 |
——摘编自贾大泉《宋代赋税结构初探》
材料三 “豪民”与“富民”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极为重要的社会群体和阶层。汉代富者从控制基层的选官权开始进而控制整个社会的政治权力,这使得汉代逐渐演变为“豪民社会”。宋代富者既包括靠土地经营致富的人,还包括靠工商业致富的人,“富民”只拥有财富,而没有任何特权,因此宋朝为“富民社会”。
——摘编自林文勋等《再论中国古代“富民社会”的形成》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认识材料三的观点。A.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 B.佃农与雇主的社会地位趋于平等 |
C.租佃契约得到国家法律保障 | D.政府主导北方人口向南方的迁移 |
北宋 | 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其中四川、江浙的丝织生产发达。 |
南宋后期 | 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
两宋 | 宋代开始生产黄麻布和亚麻布,传统的苎麻布的产地集中在南方。 |
A.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 B.小农经济的渐趋萎缩 |
C.纺织业格局的变动 | D.自然经济结构的剧变 |
A.民众主食的变迁 | B.铁犁牛耕的推广 |
C.小麦产量的提高 | D.北人的大量南迁 |
A.商品经济的推动 | B.市民阶层的崛起 |
C.儒学思潮的影响 | D.文官政治的成熟 |
A.化解社会发展衍生的问题 | B.追求社会财富分配的相对合理 |
C.强化政府的经济管控职能 | D.遏制贫富分化带来的阶级对立 |
A.经济重心南移 | B.商旅安全有所保障 |
C.海外贸易发达 | D.都市商业繁盛 |
步骤一搜集中唐之前社会发展状况的
材料 史料一 限民名田,以赡不足,塞并兼之路。
——《汉书·食货志》
史料二 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此近古之制,以绳天下,使责有常尊,贱有等威者也。
——【宋】郑樵《通志》
史料三 诗人之赋丽(言辞华美、内容雅正)以则。
——【汉】扬雄《法言·吾子》
步骤二搜集中唐至宋社会发展状况的
材料 史料四 (宋太祖)富室连我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
——【南宋】王明清《挥麈录·余话》
史料五 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宋】郑樵《通志》
史料六 词自南唐以来,但有小令。慢曲当起于仁宗朝,中原息兵,汴京繁庶……耆卿失意市俚,流连坊曲:遂尽收俚俗语言,编入词中……一时动听,散播四方。
——【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
步骤三讨论总结,得出结论
(1)综合上述材料,说明该学者的观点。(2)研究小组若要进一步证明这一观点,还可以补充哪些材料?试举两例说明。
(3)上述活动涉及到哪些历史探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