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8 道试题
1 . 下图为发现于河北的辽代墓葬进茶图,图中出现的斗笠形茶盏数量较多,是家家户户常用茶具,其形状与宋代茶盏相似,有大小之分,且与盏托配套使用。据此分析,当时辽代(       

A.封建化进程逐渐加快B.饮茶习俗渐趋平民化
C.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D.民间手工业发展迅速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宋真宗时期,社会经济已经恢复并重新走向高涨,商品流通的活跃,为市镇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浙东地区,由于大面积发展粮食生产的条件不足,相应地,经济作物种植和山区林业、沿海渔业则十分发达;地处沿海的越、明、台等府州,盐业市镇十分兴盛;如绍兴府,自六朝以来一直是纸业中心;萧山县西兴镇,位于浙东运河与钱塘江交汇处,与临安城郊的浙江市隔江相望,处于水路交通要冲,商旅往来频繁。从地区发展来看,绍兴府的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州府,居浙东首位;从个体发展水平来看,如绍兴府的曹娥镇、渔浦镇、龙山市等,年商税额在1000至5000贯,已接近县级城市的水平。这些镇市实际上充当了与县城同一层次的经济中心地的角色,发挥着将远离州县城市的广大农村与城市联系起来的作用。

——摘编自姚培峰《宋代浙东市镇的经济形态与社会特征》

材料二到了明代初年,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全国各地市镇普遍兴起,从临时的、定期的集市发展为较大规模的工商业市镇,如长江流域的刘家隔,其“始居民十数家,宣德、正统间,商贾占籍者亿万计,生凿日繁,贸迁益众,卒成巨镇。”浙江崇德石门镇因榨油业的发达,成为拥有数千家的巨镇;嘉善的甘家窑镇,则是“民多业陶”;江苏吴江的庵江市,“居民数百家,铁工过半”。这些市镇的经济活动,有的已超出地区性的限制,而和全国各大都市发生联系,并在一些丝织业市镇出现了“有力者雇人织挽”的现象。

——摘编自傅衣凌《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经济的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浙东市镇经济发展的原因,并概括浙东市镇经济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经济发展的表现。
3 . 北宋中叶的秦观认为:“今天下之田称沃衍者莫如吴、越、闽、蜀。其一亩所出,视他州辄数倍”。宋朝地方官在《劝农文》中通常以两浙的农作方式作为其他地区的示范,“农器之制必访诸浙,耕者、蚕者亦取法于浙。”这反映出当时(     
A.南方的精耕细作居于先进行列B.农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
C.农本观念对中原地区影响深厚D.传统抑商政策得以改变
4 . 宋代第一次把城镇坊郭户从乡村主客户中分离出来,另行编制户籍。坊郭户成了户籍制度中与“乡村户”相对应的、府州县治以及镇区等城居人口的专用名称。由此可知,宋代(     
A.户籍管理制度松弛B.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C.城乡二元对立缓和D.坊市制度走向崩溃
23-24高三上·江苏南通·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91年,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在考古中被发现,其印刷行距宽窄不一,出现墨色深浅有差的“隔行印痕”,这是在木板上刻好阳文反字造成的。另外,有的字形笔锋、形态不一,标示页码的“二”“四”等字倒置。这一发现表明(       
A.我国古代印刷术领先于世界B.活字印刷术得到传播
C.少数民族重视发展特色文化D.宋与西夏文化的互鉴
2023-11-20更新 | 144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正中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12月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上·江苏南通·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北宋“安定先生”胡瑗设经义斋,专授《六经》,“恳恳为诸生言,其所以治己而后治乎人者”,让儒家修齐治平的理论,深植学生心中;又设治事斋,“治民以安其生,讲武以御其寇,堰水以利田,算历以明数”。这些举措(       
A.践行了“格物致知”的主张B.表明程朱理学获得官方推崇
C.蕴含学术为现实服务的理念D.适应了宋代崇文抑武的方针
7 . 如表为不同文献关于经济重心南移方面的记述,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记述文献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宋书》(南朝宋)
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新唐书》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楚故泽国,耕稔甚饶。……谚曰:“湖广熟,天下足”。明李釜源《地图综要》
A.明清时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B.北宋时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
C.南朝时湖广地区已成为全国主要产粮区D.唐朝时户口分布南多北少格局定型
8 . 某学者概述了宋代村市(以墟市为中心)的状况,如下表所示。材料所示状况反映了宋代(     
序号概述
举办墟市被称为市合、市集、趁墟,江西、福建等地区可见许多这种名字的市集;有每天举办的市,也有隔日举办的市,一般在早上短时间内结束交易。
举办墟市的聚落小到几户的小村子,大至数百户的镇;墟市里除农民外还聚居着商人、富民和屠宰业者;墟市内有商店及旅馆、仓库;墟市分布密度最小五华里左右。
墟市的维持和管理,由当地土豪、商人这些建设规划者和租税承办人与参与保安和征税的官府双方在利害关系一致的基础上共同担负。
A.雇佣关系的产生B.抑商政策的废止C.社会阶层的融合D.商业贸易的繁荣
9 . 北宋庄季裕的《鸡肋编》记载了洞庭山农户:“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绍兴二年冬,忽大寒,湖水遂冰,米船不到山中,小民多饿死”。这反映出当地(     
A.突破传统自然经济结构B.农民对市场的依赖
C.自然灾害影响农民收入D.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