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社会的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宋代的《耕织图诗》用图像和诗歌的形式把农桑内容表露无疑,元代的三大农书则直接以“农桑”为书名,清代尚有《农桑经》等书以“农桑”为名。由此可推知,中国古代(       
A.农桑结合是农业结构的特点B.政府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农书撰写成为了民间的潮流D.农桑技术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2 . 选官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中外统治者的重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封面,七年级下册历史教科书也选用此图,注释为《宋朝科举考试图》。有学生认为,图中人物衣着华丽,制式官化与印象中寒窗苦读的士人形象相去甚远;考生站着考试,甚或打拱作揖,纪律松懈甚至稍显混乱与印象中戒备森严的考场实难相符。总之,不像是在进行科举考试。宋太宗时,名臣苏易简任科举主考官,他率先做到“受诏即至贡院视事,不更至私第,以杜请托”,后来这成为宋朝遵循的惯例,称为“锁院”。宋代的《礼部贡院条制》规定:“有司于试前一日排定座次,榜名告示。至日,监门据姓名引入,依此就座,不得移易。”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学》


(1)根据材料一说明如何辨析图画史料的真实性?

材料二:英国财政大臣罗金厄姆为了扩大内阁的权力,于1782年推动议会通过《文官定员法案》等法案,限制国王恩赐官职的权力,把任命文官的权力从国王之手转入到内阁各部门负责人的手中。1805年,财政部还首先设立了常务次官,常务次官不随执政党的更替而更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此次改革是英国的第一次文官制度改革,涉及职业道德操守、专业化、任用制度等方面,其首要意义在于将文官及整个文官体系完全纳入了议会的领导之下。

——摘编自肖俊《渐进的制度文明:英国文官制度的历史与贡献》


(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第一次文官制度改革的主要成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此次改革的政治因素。

材料三:随着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发展,教育改革逐步深入。1951年下半年开始进行高等院系调整工作,1952年下半年至1953年各类高校的调整工作全部完成。经过院系调整,全国共有高校182所,其中综合大学14所,工业院校38所,师范院校31所,农林院校29所,医药院校29所及其他类型院校。这次调整也有不恰当之处,如机械搬用苏联经验,不适当地取消了一些学科,有的专业设置过细,对人才的成长与合理使用不利。

——据崔晓麟《重塑与思考:1951年前后高校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研究》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院系调整的背景。
2024-01-20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环城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宋代社会生活

材料一       


二侍填香石刻
这是四川地区出土的宋代石室墓石刻精品,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画面中二侍着展翅幞头,身穿圆领、小袖开衩衫子,露出内衣衣领,腰系带,衫下露出跷尖鞋。面庞圆润,神态敦厚,分立香炉两侧,作填香状。香炉为三足式,炉身为狻猊(suān ní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捧莲

材料二   部分宋朝展品   

沈括《梦溪笔谈》壁画《夫妻对坐宴饮图》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钧窑 玫瑰紫大花盆
宋徽宗《芙蓉锦鸡图》土地买卖契约残片
定窑 划花萱草葵瓣口碗石刻朱熹自画像
手持罗盘的陶俑“南海1号”沉船上的瓷碗


(1)阅读材料一,分析“二侍填香石刻”的史料价值。
(2)从材料二中选择至少三件展品,与材料一中的石刻一起策划一个微展览,结合时代背景撰写该微展览的介绍。要:写出所选展品序号;此介绍应包括展览主题、展品与该主题的关系、此展览的意义。
4 . 近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考古勘探发掘时发现了老庄师古墓群共22座墓葬。墓葬年代跨度近1600年。其中,宋代家族墓葬壁饰有彩绘壁画涉及花鸟、神兽、家具、武器和人物,砖砌的仿木门窗,一桌两椅桌上摆放杯盘、食盒、酒壶剪刀、熨斗、衣架、衣柜等生活用具一应俱全……该考古发掘可以用来研究(     

图:宋代家族墓葬-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①宋代社会生活②古代建筑③墓葬风俗④宋代海外贸易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023-07-1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新城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2 年是中国农历虎年,某校委托历史学社布置学校宣传栏。经学生讨论,决定选择不同时期“虎”形象的文物,制作“虎年看虎”主题展板。

第一步:精选典型文物;

社团精选了不同时期四件“虎”形象的文物,并搜寻到相关历史信息。

出土时仅存左半符。符文字大意为:国君掌握右半符,杜地长官持有左半符。凡调动甲士50人以上,由国君派使者持右符与左符验合后,地方长官按使者传达之命令行动。

后石家河文化地处江汉平原,受中原文化影响较为明显,其出土文物中屡屡出现玉虎形

A.杜虎符(战国秦)B.后石家河文化玉虎头(新石器时代)

位于河北的磁州窑是北方民窑代表。该枕为卧虎形,枕面绘有写意画,枕底墨书“大定二年六月二十六日张家”。瓷虎枕是金代盛行用具,有辟邪寓意。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有虎头枕治疗睡眠相关疾病记载。

出土于湖南地区的酒器。一般认为“虎食人”形象早已有之,但其承载的含义存在争议,有“震慑奴隶”“虎食厉鬼”等多种说法。

C.做州窑白地黑花鹤鸽图虎枕(金)D.虎食人直(商晚期)
1.若以制作年代先后制作展板,以上文物排序应为:(填写字母)

第二步:解读历史信息;

文物本身包含了许多历史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回答诸多历史疑问。

2.根据以上文物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为同学答疑解惑:(单选)
(1)以上文物中,能够确定最精确制作时间的文物是(     
A.虎符 B.虎头 C.虎枕 D.虎卣
(2)从出土的杜虎符看,这枚左虎符的持有者是谁?他能否顺利调动 50 人以上军队?(     
A.国君,能 B.杜地长官,能 C.国君,否 D.杜地长官,否
(3)玉虎头、虎食人卣并非中原出土,却呈现出鲜明的中原文化和技术特征,说明这些地方与中原必然存在(     
A.人口流动 B.商贸活动 C.殖民侵略 D.战争交锋
2022-07-06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在线教学评估历史试题(等级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下图所示,《清明上河图》中多处描绘沿街摆摊“算命”的场景。读书人、生意人“算卦问卜”成为宋代比较流行的事情。这从侧面反映出宋代(     

《清明上河图》(部分)
A.城市经济繁荣B.文化氛围宽松
C.市民阶层的兴起D.社会流动性增强
7 . 我国古代称足球为“蹴鞠”,宋代著名画家苏汉臣绘有《宋太祖蹴鞠图》,据《宋史》记载,宫中举行重大活动都有足球表演。陆游有诗说:“乡村年少那知此,处处喧呼蹴鞠场。”“蹴鞠场边万人看,秋千旗下一春忙。”“寒食梁州十万家,蹴鞠秋千尚豪华。”据此可知(     
A.足球运动城乡普及B.足球为寒食的民俗
C.皇帝推动足球流行D.宫廷提倡足球运动
2021-07-11更新 | 104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百色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8 . 下图分别为隋唐和元朝时期的大运河示意图。对两图解读正确的是   
A.都有利于保障都城物资供应B.都减轻了南方人民赋税负担
C.都推动了政治经济中心南移D.都促进了关中与江南的交流
9 . 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春秋战国、唐、北宋)的文化状况变迁情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摘编自王会昌《中国文化地理》


分别提取图1、图2、图3中文化状况的地理分布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