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的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北宋壁画中的舞者多着裤,且存在大量“开腿”“抬脚”动作,而南宋舞蹈壁画中的舞者主要靠上半身完成舞蹈动作,腿部隐藏在裙中。这一变化反映出(     
A.门第观念淡化B.社会风气渐趋保守
C.人身控制松弛D.绘画风格日益多元
2024-01-24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唐中后期,韩愈在《原性》中提出人性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之人乃是性善,而中品之人则可善可恶,唯有下品之人乃是性恶。他认为“仁、义、礼、智、信”五者为人性的内涵,这是以人性的外在表现作为人性的本质。韩愈的上述思想(     
A.承袭孟子人性论学说B.得到宋明理学认可
C.表明儒学彻底异变D.侧重后天的道德教育
2024-01-2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元朝时期,大多数南宋遗民与其先辈一样,将书院作为研究与传播程朱理学的重要基地。如表为宋元两代黄河、长江、珠江流域书院分布比较表,据此可知当时(     
宋元两代黄河、长江、珠江流域书院分布比较表
地域宋代元代
书院数(个)百分比(%)书院数(个)百分比(%)
黄河流域133.264318.94
长江流域29774.4415266.96
珠江流域8922.303214.10
A.程朱理学已得到世人的认同B.书院推动了理学思想的北传
C.经济重心南移促进了南方发展D.统治者重视提高民众教育水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宋朝儒学复兴,其中程朱理学一派对后世影响最大。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朱熹主张(     
A.“三教合归儒”B.“存天理,灭人欲”
C.“工商皆本”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024-01-2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元代许多儒生或在民间以私塾的方式教学,编撰一些后世儒家用以启蒙的教科书;或悬壶济世,将复杂的医学转化为可行的方剂之学;或将数学理论转变为可行的算学口诀,甚至发展出珠算类的简易计算工具。这些活动(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B.消除了士庶之间的界线
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推动了儒学世俗化进程
2024-01-2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宋代出现了众多书写异域的著作,如沈括的《熙宁使史契丹图钞》、朱彧的《诸蕃志》《萍州可谈》 《岭外代答》等。这些著作都是据作者见闻记录,所叙述的山川地理、风俗人情、动植物产等趋于客观真实,与以前志怪笔记中的异域想象大异。这反映了当时(     
A.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的自觉意识B.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的治学态度
C.开疆拓土经略异域的雄心壮志D.革故鼎新富国强兵的时代精神
7 . 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钱学森“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等格言广为流传,它们都蕴含了(       
A.耕读传家的理想B.格物致知的探究C.家国天下的情怀D.无为而治的理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欧阳修在编撰《新五代史》时,批评五代时期明哲保身的宰相冯道,并且将之放在《杂臣传》中以示贬抑。除此之外,欧阳修还设《死节传》《死事传》以表彰为气节而死的忠臣;设《义儿传》记载五代各朝帝王子弟死义者。这一编撰方式(     
A.彰显了重文轻武的统治理念B.促进了传统史学体例的创新
C.旨在维护宋王朝的正统地位D.反映了儒家伦理观念的强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240~1241年,杨惟中在燕京(今北京)建立太极书院,旨在“继学传道”,书院内设置周子(周敦颐)祠,墙壁上镌刻着《太极图》。同一时期,宋理宗诏令张载、程颢、朱熹等从祀孔庙。材料反映这一时期(       
A.南北正统思想存在差异B.北宋政府力图挽救统治危机
C.理学的影响力得到增强D.儒家的正统地位遭到了冲击
2024-01-20更新 | 743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4年1月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元代思想家许衡称“宋文章近理者多,然得实理者亦少”,提出将“理”“道”施之于日用平常;主张设立学校,“使皇子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人于学,以明父子君臣之大伦”。这表明许衡(     
A.提倡格物致知的治学方法B.注重发挥儒学教化作用
C.否定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D.开启了经世致用的思潮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