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
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
2019-01-30更新 | 4480次组卷 | 76卷引用:【校级联考】天津市蓟州区马伸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朱元璋认为,“礼乐者,治平之膏粱;刑政者,救弊之药石”,“刑政二者,不过辅礼乐为治耳”。这表明他
A.强调严刑峻法的统治方式B.重视礼乐制度的教化作用
C.宣扬休养生息的政治主张D.兼采儒法二家为统治思想
2019-01-30更新 | 2918次组卷 | 42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分析,明代内阁
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六部逐渐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C.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
2018-12-01更新 | 2794次组卷 | 113卷引用:2018—2019学年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
4 . 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A.罢出丞相,缓和君臣矛盾B.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
C.各机构相互制约强化君主专制D.各部权力分明,提高效率
2019-12-11更新 | 174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1-2012学年天津市蓟县一中高一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5 . “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那个庞然大物”是指
A.内阁制度
B.宰相制度
C.宦官集团
D.功臣勋将
2019-11-01更新 | 156次组卷 | 84卷引用:2016-2017学年天津市六校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中国古代史上有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这一制度是(  )
A.商代相、卿制度B.汉代的中外朝制度
C.明代的内阁制度D.清代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2019-12-03更新 | 258次组卷 | 89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调查历史试题
7 . 秦汉的三公九卿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明朝的内阁制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职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A.不断加强中央集权
B.调整君权与相权之间矛盾
C.改革的根本是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
D.变革的主要内容是君主专制的强化
2017-11-16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杨村一中、宝坻一中等六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8 . 秦汉以来我国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的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分散地方官吏权力,防止割据
③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
④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渐趋严密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019-09-06更新 | 220次组卷 | 24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八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9 . 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C.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2019-08-27更新 | 1503次组卷 | 107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八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10 . 《三字经》是中国传统儿童启蒙读物,自问世以来,屡经增改。以下节录的“叙史”部分,序号处填入正确的是周武王,,八百载,最长久。……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唐高祖,起义师,,创国基。……太祖兴,,号洪武,都金陵。
A.①除隋乱②始诛纣③国大明④嬴秦氏
B.①始诛纣②除隋乱③国大明④嬴秦氏
C.①始诛纣②嬴秦氏③除隋乱④国大明
D.①嬴秦氏②始诛纣③除隋乱④国大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