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平定准噶尔叛乱后,清廷在蒙古族地区推行盟旗制度,盟长由理藩院委任蒙古王公贵族充任,监督本盟各旗军政事务。各旗首领履行中央委派的职责。参赞大臣、定边将军、办事大臣等负责北边防务。清朝前期推行的盟旗制度(       
A.实现了中央对蒙古族地区的直辖B.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C.开创了民族地区治理的新模式D.开始建立蒙古族地区与中央的政治联系
2 . 边疆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促进民族交融、国家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康熙帝说:“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之长城更为坚固。”乾隆帝说:“夫开边黩武,朕所不为;而祖宗所有疆宇,不敢少亏尺寸。”随着沙俄等对中国边疆的觊觎,清代不仅通过设置东北三将军、伊犁将军等在陆路屯重兵于边疆,在海疆亦设立全面的防御体系,定期巡边。边疆将军管理所辖区的边防、屯田、贸易和征税诸事务。清廷还对边疆各族采取盟旗、伯克和土司等管理制度,“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强调其地方行政由本民族人士负责,并长期严禁其他民族人口流入边疆。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材料二   周朝已开始出现“小行人、象胥、掌客、怀方氏”等具有周边民族事务管理性质的官职,秦朝正式在中央设置管理民族事务的“典客”。汉承秦制,汉武帝时期设置属国都尉,具体管辖归附及内属的边疆民族。唐朝边疆民族的首领可管理府州的具体事务,但需向唐王朝缴纳贡赋,统于唐王朝的中央政府。此外唐王朝还在边陲地区发展屯田、开辟互市贸易、妥善安排边疆民族子弟学习。元朝在吐蕃采取“政教合一”政策,在中央设置管理吐蕃事务的帝师和宣政院机构;在元朝兴起之地漠北,设岭北行省,基本行政单位仍是蒙古传统建制,并部署军队,戍守的同时进行屯田。明朝靠近内地的少数民族统治区减少,明政府直接控制、委派流官的地区增加。清朝在边疆全面推行郡县制和修订相关法规,强化边陲管理的同时,还鼓励内地百姓外迁至边疆谋生与开垦。

——摘编自谷家荣、罗明军《中国古代边疆治理历谱识认》


(1)根据史料一,概括清朝在边疆治理和维护国家统一所作的努力。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明大臣四拜或五拜,清大臣始有三跪九叩之礼。明大臣可以侍坐,清大臣则奏对无不跪。明六曹答诏皆称“卿”,清则称“尔”。清大臣对皇帝奏折,皆自称“奴才”。这反映出(     
A.皇权至上观念得到强化B.儒家纲常伦理深入人心
C.政治统治凸显民族色彩D.尊君卑臣观念逐渐萌生
2024-02-29更新 | 344次组卷 | 8卷引用:押第5题 明清时期:中国版图的奠定与危机(辽宁、黑龙江、吉林适用)-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辽宁、黑龙江、吉林专用)
4 . 清政府在蒙古地区实行盟旗制度,从1635年到1792年共编为18盟、201旗。各旗之间划定游牧地界,不得互相统属私自往来,旗上设盟,以协调不同旗之间的关系。这种盟旗制度(     
A.延续了传统羁縻政策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在边疆地区广泛推广D.随着清朝灭亡而消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清王朝规定,蒙古、新疆、西藏地区的民事、行政和命盗刑事案件都归理藩院之直属机构理刑清吏司管辖。在案件的执行上,一般的刑事案件,可以罚牲畜来代替惩罚,对无力缴纳者或案情有疑者,可以顶佛经入誓,做出保证,则可免罪。这一做法旨在(       
A.加强边疆地区司法体制建设B.促进佛教事业发展
C.保证对辽阔帝国的治理效能D.践行儒家民本思想
2024-01-02更新 | 323次组卷 | 5卷引用:历史(九省联考考后提升卷,黑龙江、吉林)-2024年1月“九省联考”
6 . 在明清两京城的官员有出入宫廷的牙牌(象牙牌),是出入宫禁的“门禁卡”。《桓枢纪略》中记载军机处的凭证为金牌,“金牌以金为之,广约五分,厚约一分,修约两寸,上镌军机处三字,直(值班)军机配之”,而这面金牌也是军机处行使权力,打开印匣的“钥匙”。这可用于说明清代(     
A.君主专制统治的强化B.内阁议政功能丧失
C.军机处成为权力中枢D.中央吏治十分混乱
2023-12-27更新 | 254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7 . 清代中后期,疆吏与军机大臣暗中互动几乎是普遍现象,越是地位重要的疆吏,越会设法联络军机大臣,否则不但做事不便,甚至位置不稳。这反映出当时(     
A.地方政府的离心力增强B.军机官员擅权专政
C.政治腐败问题日益突出D.专制皇权高度集中
8 . 黔西州在明代属于水西土司管辖,其行政范围内生活的几乎全是当地苗民。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后“客民”开始进入该地区,到乾隆时期,该地区的汉族人口总数已达129585人,而当地苗民总人口为45263人。与这一现象出现相关的是(     
A.清政府推行改土归流的政策B.高产农作物品种从美洲引进
C.中原人口增加激化人地矛盾D.设立理藩院缓和了民族矛盾
2023·辽宁·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1749年,乾隆皇帝谕曰:“蒙古、汉人,同属臣民,如有书写之处,应称‘蒙古’‘内地’,不得以‘蒙’‘汉’字面混行填写,已屡经降旨。今马灵阿奏折,犹以‘夷’‘汉’二字分别名色,可见伊等全未留心。”此谕意在(     
A.加强中央集权B.维护国家一统C.调整民族关系D.规范文书体例
2023-09-15更新 | 3298次组卷 | 30卷引用:押第5题 明清时期:中国版图的奠定与危机(辽宁、黑龙江、吉林适用)-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辽宁、黑龙江、吉林专用)
10 . “念尔国僻居荒远,间隔重瀛,于天朝体制原未谙悉。是以命大臣等向使臣等详加开导,遣令回国。”下列对乾隆帝说的这段话解读正确的是(     
A.“尔国”的目的是扩大对华贸易B.上述政策有利于打击海盗走私
C.此时期清朝禁止一切对外贸易D.清朝统治者开始改变外交政策
2023-08-28更新 | 125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