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疆域的奠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5 道试题
1 . 如表内容是中国古代某阶段的发展概况。综合该表信息,能够反映这一阶段总体历史发展特征的是(     
政治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军机处
经济引进玉米、甘薯、马铃薯;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文化《红楼梦》问世;京剧逐渐成为主要剧种
军事戚继光抗倭;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A.专制集权空前强化B.面对新的世界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
C.文艺创作成就显著D.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 . 清朝的版图与区划
(1)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____、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
(2)管理:内地分立18省,分设____、总督治理。在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
2023-08-24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统编版一轮通史版课时夯基专题练-中国古代史4-1从明朝建立至清朝前中期的统治
3 . 治理边疆的政策
(1)机构设置: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
(2)民族政策:采取____的政策,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
2023-08-24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统编版一轮通史版课时夯基专题练-中国古代史4-1从明朝建立至清朝前中期的统治
4 . 治理边疆
区域特点巩固
东南经略台湾①1662年,____收复台湾。
②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东北抗击沙俄①雅克萨之战。
②1689年,中俄签订《____
西北平定叛乱,加强管理①平定准噶尔部和大、小和卓叛乱;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
②1762年,在新疆设立____,总领军政事务
西南加强对西藏的管理①以“____”尊号册封五世达赖,以“班禅额尔德尼”的尊号赐予五世班禅。
②1727年,派遣____,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
③1793年,颁布《____》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
2023-08-2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统编版一轮通史版课时夯基专题练-中国古代史4-1从明朝建立至清朝前中期的统治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方法与认识:建构历史辩证思维的科学理论体系要求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揭示客观事物整体的规律性、本质性和发展趋势,再现客观事物的发展历史进程。

材料   下边所示为电视剧《康熙王朝》主题曲《再活五百年》歌词的节选

沿着江山起起伏伏温柔的曲线放马爱的中原爱的北国和江南面对冰刀血剑风雨多情的陪伴珍惜苍天赐给我的金色的华年做人一地肝胆做人何惧艰险豪情不变年复一年

做人有苦有甜善恶分开两边都为梦中的明天

看铁蹄铮铮踏遍万里河山

我站在风口浪尖紧握住日月旋转

愿烟火人间安得太平美满

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1)举出康熙帝统治时期,“铁蹄铮铮,踏遍万里河山”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举措三例。
(2)作为历史剧的主题曲,词作者在歌词中透显出了怎样的史观?该史观以哪类人群为治史的重心?
(3)如果康熙帝再活五百年,他是否还能在“风口浪尖中紧握住日月旋转”?为什么?
6 . 古代中国国家治理,对于今天探索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民,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摘编自《史记·陈丞相世家》

材料二   元朝为管理这样广袤的疆土,逐渐形成了一套行省制度……在邻近首都大都的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区,不设行省,称为“腹里”……吐蕃作为一个单独的大行政区,也未设行省……起初行省带有比较明显的中央派出机构色彩,至忽必烈后期已基本上转变为地方常设的最高行政机构。

材料三   随着沙俄等对中国边疆的觊觎,清统治者极其重视对边疆民族的治理。清朝对边疆民族的治理使得清朝政府在继承中国历代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对边疆地区的统一,对边疆地区行使主权,进行有效的管辖,将一个清晰完整的中国边疆展现在世界面前,在近代以前奠定了中国疆域的版图。

——摘编自成崇德《清代前期边疆通论(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宰相的基本职能,并列举汉代、唐代、宋代为加强皇权采取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代管理“腹里”和吐蕃地区的机构名称,并简述后者的职能、元朝行省制度创立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在治理边疆时遇到的新问题,并列出清代前期巩固疆域的主要措施2条。
7 . 清政府自雍正时起,在西南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政策,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进行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等工作。据此可知,改土归流意在(     
A.促进民族间文化交流B.加强中央对地方治理
C.强化政府的赋税征收D.便利政府的户籍管理
8 . 明清时期,中央政府在治理土司地区时,奉行“齐政修教”的方略。“齐政”主要强调土司地区与经制州县在政务与相关制度等方面的一致性;“修教”主要指国家在土司地区建立多种学校,强制土司及其子弟入学读书。由此可见,“齐政修教”旨在(     
A.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B.完善国家行政结构
C.实现儒学思想的世俗化D.加强边疆地区管理
2023-08-20更新 | 17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统编版一轮复习通史版-阶段检测卷(三)宋元至明清:多民族政权的并立、统一和中国版图的奠定
9 . 明朝在西藏建立僧官封授制度,命政教首领人物管理各自的地方。清朝赐封宗教首领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名号,规定辖区及权限,设立驻藏大臣处理西藏事务。乾隆皇帝时提高驻藏大臣地位,西藏僧俗事务直属中央管理。这表明中央政府(     
A.坚持僧俗结合的行政方式B.对西藏的管理趋于严密
C.实行边疆内地一体化治理D.重视边疆地区经济开发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施琅,福建晋江人,明朝末年,他从军剿匪,威名远扬。明朝灭亡后,追随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投降清朝,参与剿灭广东抗清义军。后又追随郑成功与清军作战,成为郑成功的得力将领,后因与郑成功发生矛盾,父子兄侄被杀戮而再次降清。

1662年,施琅被康熙皇帝任命为福建水师提督,1664年和1665年,他曾两次率领福建水师攻打台湾,均因风大浪高、准备不足而失利。施琅在给康熙的上疏中认为,台湾问题要早日解决,否则,台湾长期与大陆分离,文化教育不同,会引起最终分裂。他一直专心研究对台海战战法,故对台湾情况和收复台湾的策略非常熟悉。1683年,施琅率福建水师在澎湖一战大败郑军,施琅对被俘郑军兵将优礼相待。通过政治争取,郑克塽奉表纳降,因与郑家有深仇,有人担心他战胜后会进行报复,但他说:“绝岛新附,一有诛戮,恐人情反侧。吾所以衔恤茹痛者,为国事重,不敢顾私也。”台湾统一后,朝廷内部关于台湾的弃守问题发生激烈争论,李光地认为台湾孤悬海外,要之无益。施琅听到十分生气,慷慨陈词,痛斥“弃地论”,在《恭陈台湾去留疏》中,详细论述了台湾的物产、地理位置及地理形势,认为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是东南沿海的屏障,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康熙采纳其言,在台湾设府驻兵,统一治理。从此台湾完全归于中央政府统一有效的管辖之下。

——摘编自左振宇《统一方略——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统一台湾启示录》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唯物史观出发对施琅进行评价。
(2)请结合所学,谈谈应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2023-08-16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高考必刷卷·单元提升卷历史2024-专题22史学理论和史学素养(单元综合测训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