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图漫画反映当时我国对外贸易的特点是
A.闭关锁国B.榷场贸易C.丝路贸易D.朝贡贸易
2 . 《坤舆万国全图》的四个角分别绘有天文图和地理图,右上角画有《九重天图》,右下角为《天地仪图》,左上角是《赤道北地半球图》和《日月食图》,左下角曾有《赤道南地半球图》和《中气图》。这(     
A.利于开拓当时国人的眼界B.代表了世界制图技术的最高水准
C.表明当时西学已深入人心D.佐证了中国天文地理领先于西方
2024-02-2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明代《新刻天下四民便览三台万用正宗》中载有描绘当时农业生产生活的场景图(如图)。这可用于说明明代农业(     
A.生产工具的变革B.精耕细作的模式C.种植物种的增多D.集体劳作的盛行
2024-02-02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在14世纪时,明朝出现的《白猿献三光图》一书中载有132幅云图,并与气候变化联系起来,其中部分与现代气象学原理相一致。而欧洲直到公元1879年才出现只有16幅云图的书。由此可知,明朝(     
A.近代自然科学理念开始萌发B.天文历法知识在继承中创新
C.传统科技获得了一定的进展D.政府重视传播农业相关知识
2024-02-0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秦至清粮食生产和需求演变趋势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秦至清粮食生产和需求演变
①从秦汉到晚清人均粮食占有量逐渐下降
②生产技术进步影响隋唐至宋元粮食供求
③高产作物使明至清前期粮食总产量大幅增加
④赋税制度变革影响了清前期人均粮食占有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四川成都·一模
论述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28年,在俄国的强烈要求下,中俄签署《恰克图条约》,规定开放北部边境重镇恰克图为贸易口岸。晋商在此开商号、辟商路,一时中俄商贾云集。俄罗斯的留学生也经恰克图入境,来华学习满、汉、藏文。

材料二   清政府在当地先后设置理事章京、如事大臣,管理边境贸易和司法审判等事宜。当地官府制定了针对中国商人的贸易守则如下(部分)

二、不仅要全面地注意保持运抵拾克图商品的总体均衡,而且偶尔还要减少中国商品在恰克图市场上的份额,以使我们的商品永远受到彼方青睐,使贸易成为彼方不可或缺的。

五、严禁他们到你们的住地,也不许宴请他们,但要尽量了解他们国家的贸易情况。

六、严禁将内部及当地的商务秘密,特别是有关的条令透露给俄商。可以友好地提醒他们,丝绸、茶、棉之供应不足乃是其他欧洲人在广东以大量皮货交换中国货的结果。

十、凡擅自加大所运商品比例者,先将商品扣留。

十一、任何人不得与俄商发生任何口角,即使事后证明他没有错,也应关禁闭十天。

——以上材料均据米镇波《清代中国恰克图边境贸易》


根据材料一、二中的相关信息,结合清朝前中期的时代特征,得出一个历史认识并加以阐释。(要求:利用材料中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认识正确,史论结合,阐释清晰)
2024-01-16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职业技术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图可以看出,汉代粮食亩产已达到一定水平。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但从汉代到清中叶的两千年中,粮食亩产只增长了39%。

——编自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

材料二   在中国,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动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虽然脆弱,但破坏后极易复活和再生,又非常顽强。小农经济这种顽强的再生产机制所造成的结果便是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横向发展。

——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三   中国传统农业是在国家全力倡导、监督下得以发展成为一种进步的形态。但是,“农为国本”,这话的反面,农业受到特别“照顾”的同时,也意味着国家的一切都得靠它滋养支撑。正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对农业的强控制,使农业本身受到重压,更使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整个经济结构缺乏自身运行的独立机制,变得非常僵硬,难以变革。

——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怎样的发展概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和清前期粮食亩产提高的外来因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小农经济既脆弱又顽强的原因。举例说明“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的具体表现。
(3)概括材料三中“农为国本”的两面性。从经济角度分析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的原因。
2023-12-11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北师大附属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023·江苏·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8 . 如图为明代青花仕女蹴鞠图大罐。图中女子穿长靴、戴护膝参与当时的蹴鞠竞技。这一画面(     

   

A.展示了女性的力量与健康美B.表明社会中尚武风气浓厚
C.说明女性已经挣脱理学束缚D.继承了魏晋仕女图的画风
2023-11-16更新 | 405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图1、图2分别是宋代和清代东南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示意图。这一变化(     
   
图1   宋代太湖平原产粮外运               图2   清代江浙棉桑分布
A.促使专门工商业市镇出现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发展
C.改变了南北漕运经济格局D.加速了小农经济结构解体
2023-07-25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图反映了明清时期苏州米粮市镇的兴起与发展。据图判断,当时苏州(     
A.米粮运输和贸易规模扩大B.经济作物种植占主导地位
C.手工业生产专业分工细密D.人口增长引发了粮食危机
2023-07-03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普高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