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5 道试题
1 . 下列历史事件和现象反映的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①统治危机初步显现   ②孕育着向近代转型的因素
③科技水平领先世界   ④对外政策由开放趋向保守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宗族制度,到东周时期发生了比较剧烈的破坏。东周大小宗族间展开了长期的兼并战争,许多国家和采邑灭亡了,原来的经济基础变化了。在战争中某些统治者继承西周敬天保民思想,对祀与戎有了新的认识。东周在西周的文化基础上表现出伟大的创造性,产生了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郑国子产创法家,齐国孙武创兵家,鲁国孔丘创儒家,宋大夫墨翟创墨家,诸子百家的多家学派在东周后半期都创始了。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二

汉武帝在位时期,儒家学说取而代之,获得“独尊”。……(汉武帝)继位之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又于第五年设置五经博士,启用好儒术的田蚡为相。田蚡把博士中不治儒学的人一律开除,招聘数百名儒生补充进来……同时推广蜀郡太守文翁的兴学措施,令郡国皆立学校……到了西汉末期,超过三万名儒生进入皇家学术机构。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三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在《亭林文集》中提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要分析诸子百家学派在东周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尊儒的主要措施,并简析其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明清之际的“新儒学”与传统儒学的主要不同之处。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之际,是中国历史发生重要转折的时期,也是思想家们对秦汉以来的文化传统及价值观念进行深刻反思的时期。这一时期,社会面临着一系列价值冲突和社会转向,思想文化领域更是发生着激烈的碰撞。其中李贵强调“理气”观否定了绝对的“一”和阴阳二气之上的“理”的存在,直接动摇了程朱理学的本体论;他还要人们恢复“真心”、做“真人”,他的“生知”说从抽象的人的观点出发,反对封建等级观念和先天决定论,大胆提出了人人平等的思想。黄宗羲则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顾炎武则在学术思想上提倡以史为鉴,将学术研究与现实相结合,努力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王夫之批判理学先前宣扬的“天命论”和“生知论”,认为“天下为器”,一切事物都可以通过考察研究认识,一切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明清之际思想家的思想具有启蒙和深刻的启迪作用,但是由于清王朝的种种压迫,他们的思想在当时并没有形成主流。

——摘编自卢智龙《明清启蒙思想家之主要思想探析》

材料二   与彻底的革命性和理想远景的强烈渲染而著称的法国启蒙运动不同,英国启蒙思潮则显得温和,带有其特有的经验论色彩,而其后的德国启蒙运动则更着力于弘扬其民族精神,对整体性和内在精神因素要更为关切;同样,也可以更好地解释为什么同为启蒙理想的组成要素或具体体现形态,彼此之间并不遵循同一种逻辑,也往往相互冲突,因为不同阶层所诉求的目标必然相互差异,作为思想代表的思想家由于其立场、出发点不同,所借鉴利用的资源不同,便会提出不同的主张。

——摘编自储昭华《启蒙的自主性与明清思想的定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启蒙思想家提出的进步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启蒙思潮的特点及其成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与近代欧洲启蒙思想的不同之处。
4 . 【剧作人物与时代】   
作品《牡丹亭》《罗密欧与朱丽叶》
作者汤显祖(15501616年)莎士比亚(15641616年)
主人公杜丽娘朱丽叶
主人公生活的时代背景“手不许把秋千索擎,脚不许把花园路踏”,整日只能呆在闺房刺绣、读书。“门当户对”封建传统婚姻道德严重摧残着青年男女正常的人性,葬送了他们的自由爱情和幸福婚姻。中世纪行将崩溃、新时代的曙光已经照临走在时代进步前列的意大利,有参加舞会、结识朋友的机会。
主要情节杜丽娘争取的婚姻自由带有浓重的妥协色彩,她还魂以后还幻想让父母承认他们的婚姻,仍没有摆脱官本位的功名利禄思想,追求“夫贵荣”。面对封建世仇对自己美好爱情、幸福婚姻的迫害和摧残,她表现出了大胆、开放、主动、坚强的思想行动,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斗争和反抗。
结局杜丽娘和柳梦梅做出了退让和妥协,重新回到了封建社会的“和谐”状态。罗密欧与朱丽叶遭到了毁灭
对爱的追求表现内在一些,隐密一些外露、激越
在爱情遭遇考验时都表现出执着的一面

——摘编自黄江玲《戏剧人物杜丽娘与朱丽叶之比较》


请任选角度,自拟论题,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4-20更新 | 18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1月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5 . 春秋时期左丘明在创作的散文《敬姜论劳逸》中指出:“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清初教育家颜元认为:“吾用力农事,不遑食寝,邪妄之念,亦自不起”。上述思想
A.表明了统治阶级对劳动的重视B.意识到劳动对品德养成的重要性
C.反映了对劳动作用的不同认识D.体现了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观念
2020-04-27更新 | 682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0届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三综合训练(二)文综历史试题
6 . 以李贽、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学者为代表的一批明清早期启蒙思想家,在批判和否定宋明理学家纯粹道义论幸福观的同时,还重构了幸福的内涵。他们把人的幸福还原为平等的个体诉求,倡导重欲、尚利、贵私价值取向,不再把幸福的维度局限于封建道德的枷锁之内。他们的这些主张(     
A.凸显了经世致用的治学之风B.反映了正在成长的市民意识
C.突破了封建纲常伦理的束缚D.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7 . 晚清学者方东树在《汉学商兑》一书中指出:汉学“言言有据,字字有考,只是纸上与古人争训造形声”,“推之民人家国,了无益处,徒使人狂惑失守,不得所用。”他的这一说法旨在
A.解放国人思想B.宣扬家国情怀
C.批判传统文化D.倡导经世致用
8 . 明清时期,家训文化异常繁荣,甚至商贾之家都有家训。明太祖颁布《教民六谕》作为家训的指导原则;清朝稍加修改,要求乡约每月宣讲。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程朱理学影响广泛B.传统信仰趋于崩溃
C.西方文化传入冲击D.宗法制度逐渐强化
9 .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激烈变革的时代为背景,以崛起的士阶层为骨干,以兴旺的私学为基地,战国时代,学术思想界出现了诸子并起,学派林立,相互驳难的空前繁荣的文化气象,揭开了中国文化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篇章。

——摘编自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部分儒者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四   明代中叶以后,社会危机不断加深。王阳明……提出“心外无理”的命题,认为事物的“理”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而是存在于人心之中。他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性中的天理,是一种天赋的道德。“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王阳明强调“致知必在于格物”,“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要求端正人心,去恶存善。

——摘编自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等

材料   五明清之际是诸种矛盾交织、发生翻天覆地巨变的时代。一方面封建专制集权高度膨胀,礼教纲常愈趋苛严;另一方面统治阶级极端腐败,纲纪凌夷,政教失控,危机四伏,正统礼教的腐朽阴暗面暴露得更加充分。……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近代科学的传入,也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为思想界注入新的时代气息。一些先进知识分子……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了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自由的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施建中《中国古代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中“空前繁荣的文化气象”指的是什么局面?据材料一,指出这一局面出现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董仲舒的主张,并说明其提出该主张的目的。
(3)材料三、四分别为儒家学说的哪一思想体系。材料四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4)明末清初,中国思想界日趋活跃,出现了黄宗羲、顾炎武等一批思想家,形成了一股社会思潮。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末清初社会思潮出现的历史背景
10 . 关羽为三国时期著名大将,其后逐渐被神圣化。宋代政府追封其为侯、公、王,道教中关羽成了财神,佛教中把关羽像供奉在十八罗汉旁;明清以来“关帝庙”遍布全国,尤其得到游民和行商的青睐。这反映了
A.儒释道三教合流走向大一统B.民间信仰带动商品经济繁荣
C.佛道神化关羽得到官府认可D.关羽精神符合多元价值需求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