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坤舆万国全图》的四个角分别绘有天文图和地理图,右上角画有《九重天图》,右下角为《天地仪图》,左上角是《赤道北地半球图》和《日月食图》,左下角曾有《赤道南地半球图》和《中气图》。这(     
A.利于开拓当时国人的眼界B.代表了世界制图技术的最高水准
C.表明当时西学已深入人心D.佐证了中国天文地理领先于西方
2024-02-2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明后期思想家李贽在批判和否定程朱理学“天理之公”与“圣人无我”的禁欲思想的同时,还重构了一套理欲观。他不仅强调穿衣吃饭这种人们的物质欲望就是“人伦物理”之“天理”,还提出“私欲即为公利”“正义即是谋利”的观点。李贽的这些思想(       
A.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治学特点B.是对传统儒学的丰富和发展
C.导致了社会风气的逐渐堕落D.深受“西学东渐”风气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明末清初一些思想家提出“天子之尊,非天帝大神也,皆人也”;还提出“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据此可知,明清进步思想家(     
A.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B.认为君主专制阻碍了社会进步
C.继承并发展了儒家民本思想D.试图宣扬民主自由的启蒙思想
2024-01-11更新 | 58次组卷 | 24卷引用:辽宁省建平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3-24高一上·山西吕梁·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表为明清之际部分思想家的思想主张。由此可知,他们的思想都(     
思想家思想主张
顾炎武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置行法而不用)也
黄宗羲为天下大害者,君而以矣;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
A.动摇了儒学的社会正统地位B.主张构建相对平等的君臣关系
C.体现了经世致用的学术宗旨D.一定程度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
2023-12-19更新 | 27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李贽在《藏书》中列举战国时期齐国灭亡、齐王饿死的事例,他认为此事保全了齐国老百姓的性命,齐王也算是立了大功德了。他还替冯道翻案,认为冯道任职的几十年历经多次皇权的更迭,却使百姓得以保全。这表明李贽 (     
A.主张经世致用B.强调人的个性和自由
C.抨击君主专制D.继承发展了民本思想
2023-12-1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顾炎武主张,史学研究要彻底地贯彻价值中立原则,绝对不能以政治伦理的需要而改变历史,甚至歪曲事实。他提出历史学具有三大功能:首先是“鉴往训今”,即总结历史经验;其次是“引古筹今”,即吸取经邦智慧;最后是“稽天成德”,即不断完善世界历史文化。据此可知,顾炎武(     
A.推崇格物致知B.强调知行合一C.提倡经世致用D.否定君主专制
7 . “占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上述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是(     
A.商品经济发展,封建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B.农耕经济发达,白银成为流通的主要货币
C.实行闭关政策,中国开始遭到西方的侵略
D.西学东渐影响,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传播
8 . 王阳明认为在断案时,“不可因其应对无状起个怒心;不可因他言语圆转生个喜心;不可恶其嘱托,加意治之;不可因其请求,屈意从之……这许多意思皆私,只尔自知。须精细省察克治。倘若以此行事,是非真相自然显明。”王阳明这主张意在(     
A.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B.坚持以教化协同律法以治吏
C.践行礼法合治治理策略D.强调致良知以维护司法公正
9 . 宋被元灭后,相当的南方士人或以“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也”,或以“士人若不至京师,便不足以昌行其道"为由北上仕元。而明清鼎革之际,殉明士大夫就达3800多人,而选择自我放逐的明遗民为数更众。这种变化表明
A.明朝经世致用思想的具体体现B.官方哲学不断拔高并走向僵化
C.清朝统治者打击汉族士大夫更甚D.元朝统治者的文化政策积极有效
10 . 王阳明的乡约模式……强调乡约格物致知,即格心中之物,而同时见诸行动。其探写的《南赣乡约》行以后……赣县“人心大约淳正,急公输纳,守礼畏法…子弟有游情争讼者,父兄闻而严惩之,乡党见而耻辱之。”这说明“乡约”的实行
A.加剧了社会的阶级矛盾和冲突B.使儒学丧失社会道德教化功能
C.有利于基层社会的治理和稳定D.促使理学逐渐成为了官方哲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