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学界普遍认为,阳明心学的“良知”出于《孟子》。孟子将良知定义为人所具有的“不虑而知”的先验性道德直觉。在王阳明看来,“良知是造化的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由此可知,心学体系之“良知”(     
A.回归到先秦儒学传统B.具有世界本体意义
C.摒除了儒学的伦理性D.具有唯物主义色彩
2 . 明清时期,某位思想家提出“格物”是要求端正人心,去恶存善,“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主张(     
A.“致良知,知行合一”B.“经世致用”C.“存天理,灭人欲”D.“工商皆本”
7日内更新 | 3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清初思想家李颙指出“儒者之学,明体适用之学也”,“穷理致知,反之于内,则识心悟性,实修实证;达之于外,则开物成务,康济群生。……明体而不适于用,便是腐儒:适用而不本于明体,便是霸儒。”这一言论 (     
A.表达个性自由的愿望B.体现经世济民的观念
C.蕴含离经叛道的倾向D.宣扬空谈心性的主张
4 . 王阳明认为:“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知行合一,方为至人”。这一思想体现王阳明(     
A.力图挽救社会危机以正人心B.纠正程朱理学空谈心性之弊
C.继续挑起圣人匡时济世重担D.重视思想感悟提升实践效果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王守仁提倡的“致良知”,强调“内外合一”“知行合一”。他强调人们可以从自己的内心认识天理。据此可知,“致良知”学说(  )
A.推动了理学价值追求的深化B.吸取天人观以变革理学体系
C.突破传统儒学价值追求桎梏D.实现了理学求理路径的转型
6 . 黄宗義指山,古代圣王所说的“崇本抑末”之道只是针对一些不符合儒家人伦日用的常识与理性而言的消费方式及其经济行为。对于工商“切于民勇用”者,古代圣王不仅不加以抑制,而且设法使他们到自己的国家来。在此,黄宗義意在(     
A.维护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B.否定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C.痛斥市民阶层的道德沦丧D.强调发展工商业的重要性
2024-03-0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晚明时代,社会一时尽弃实学,谈良知者满天下,出现了士大夫阶层公开蔑视传统礼法和忠君节义观念的现象。“人人皆有良知”“人人皆可为尧舜”的学说被不断发扬光大,甚至出现了“君父可以不恤,名义可以不顾”的思想主张。这一变化所依托的主要条件是(     
A.专制皇权的强化B.社会主流思想的嬗变
C.社会经济的变迁D.知识精英阶层的觉醒
8 . 以李贽、戴震、颜元、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学者为代表的一批明清早期启蒙思想家,在批判和否定宋明理学家纯粹道义论、幸福观的同时,还重构了幸福的内涵,倡导重欲、尚利、贵私的价值取向,形成了全新的均衡幸福观。这表明明清早期启蒙思想(     
A.丰富与发展了传统儒家思想B.与西方启蒙思想核心相吻合
C.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2024-02-09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如果把“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化”“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经世致用思想提出”“书画艺术的平民化、世俗化倾向”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最符合这一单元的主题是(     
A.封建王朝日趋繁荣强盛B.封建王朝逐渐走向衰落
C.封建王朝近代化的先声D.封建王朝的衰落与转型
10 .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提倡经学,但他的经学和此后某些只关注经典的经学研究有很大不同。他认为凡是有益的思考必定要结合“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才有意义。这表明他(     
A.跳出了儒学范畴B.倡导经世致用
C.推动了社会转型D.提倡学习西方
2024-01-27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