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8 道试题
1 . 朱熹曾令弟子半日读书,半日静坐,并将静坐视为求学必备的基本功夫。王阳明的弟子及再传弟子们更是将其转向心学的过程,演绎为一个“龙场开悟”的故事。这表明,宋明理学(     
A.注重道德修养B.吸纳佛教观念C.强调反躬自省D.崇尚格物致知
2024-01-27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三校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李贽说:“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他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由此可以判断,李贽反对“存天理,灭人欲”,主张(     
A.人文主义B.仁爱精神C.尊重人性D.个人主义
2024-01-26更新 | 44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3 . “古之君臣共治天下,皆因君主一人力有所不逮,智力不足故,设百官共治之。”“一人之智力不能胜天下欲得之者之众。”这一观点出自(       
A.韩非B.韩愈C.朱熹D.黄宗羲
2024-01-25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3-24高一上·湖南·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明末清初社会的剧烈动荡,促进了思想界的活跃,传统思想领域出现了一定的叛逆倾向。下列观点最符合这一倾向的是(     
A.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B.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C.天下万物当然之则便是理。
D.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2024-01-22更新 | 13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面对明朝中后期“天下事势如沉疴积痿”的局面,王守仁以“正人心,息邪说”“而后天下可得而治”自任。下列项中,属于王守仁言论主张的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C.“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D.“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2023-12-08更新 | 382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王阳明认为,“致良知”学说就是破“心中贼”的一粒灵丹,有点铁成金的功效。即使愚夫愚妇,倘真能“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由此可知,“致良知”学说意在(     
A.提倡个性自由、思想解放B.格物致知以达圣贤之道
C.维护封建社会的伦理秩序D.批判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
7 . 他的核心思想是“致良知”,良知是人先天固有的善性,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他”是(     
A.程颢B.朱熹C.陆九渊D.王守仁
8 . 有学者认为,黄宗羲看待王朝兴替的态度,是应当以万民的苦乐优先于一姓一朝的君臣之义,政治的正义必须以万民的好恶为归依,而决不能以一姓皇权的利益和兴亡作为正义的标尺。黄宗羲观点的思想源于(       
A.推翻君主专制的需要B.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C.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D.未能摆脱封建思想束缚
9 . 明代中后期,儒学宗师提出了“四民异业同道”说,“(四民)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于生人之人之道,则一而已”。晋商王文显训诫诸子曰“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唯利而不污。……故利以义制,名以清修,恪守其业,天之鉴也。”这反映了人们(     
A.逐渐重视工商活动B.放弃重农轻商观念
C.逐渐改变职业观念D.回归传统义利思想
2023-11-21更新 | 14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期中)历史试题
10 . 明代某学者提出为学的宗旨:“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一观点(     
A.反映了阳明心学的精神追求B.融汇了儒、法、墨学说的智慧
C.体现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特征D.化用了道家“道法自然”之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