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3 道试题
1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 )
A.培养人才,经世致用B.弘扬道德,规范言行
C.富足百姓,移风易俗D.教化民众,静心明志
2019-01-30更新 | 2551次组卷 | 75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经明神宗御批,李贽被以“敢倡乱德,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下狱,并焚毁其著作。 这主要是因为李贽
A.引起保守势力的不满B.挑战正统,威胁专制统治
C.质疑孔子的权威性D.主张男女平等,个性解放
2018-11-15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4 . 17世纪,徐光启、李之藻等人与来华传教士合作,翻译或编译欧洲科学文化著作,向中国人普及欧洲的科学理念、科学文化。晚明时期的“西学东渐”
A.推动中国人普遍接受先进科学
B.改变了中国人的思维方法
C.利于中国科学文化与世界接轨
D.开启了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2018-07-14更新 | 451次组卷 | 15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思想家王守仁说:“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待学而有,不待虑而得者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其主张
①重建儒学信仰②人人都有良知③无私则无心④道德自我完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18-06-01更新 | 3559次组卷 | 46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有个王守仁的门人,夜间在房内捉得一贼。他对贼讲一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问他:“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是热天,他叫贼脱光了上身的衣服,又说:“还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裤子也脱掉?”贼犹豫了,说:“这,好像不太好吧。”他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这个故事意在说明
A.“物皆有理”
B.“格物致知”
C.“发明本心”
D.“致良知”
7 . 他公然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者”。他认为臣对君的关系不是奴仆而应是平等的“师友”,无须“杀身以事君”,从根本上否定了陈腐的伦理纲常。这里所说的“他”是指(  )
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
9 . 清代有女诗人作诗曰:“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善。独至评闺才,持论恒相反。有德才可骇,有才德反损……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这反映了在清代女性中
A.男女平等思想被普遍接受
B.德才兼备成为主要的评价标准
C.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
D.产生了维护自身权益的诉求
2016-11-27更新 | 2679次组卷 | 68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列观点,体现了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新发展的是
A.“天下为主,君为客”B.“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既是真理”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