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77 年,张之洞、盛宣怀等在筹备中国通商银行期间曾强调:“他族视中国强弱者,以学堂、矿务、铁路、银行为根本,船坚炮利犹其次也。”由此可见,筹建该银行旨在(     
A.掌控国家的经济命脉B.增强国家经济实力
C.抵制列强的资本输出D.推动政府全面改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1894年,湖北枪炮厂初步建成,机器设备订购于德国著名军工企业—克虏伯公司,初有工匠1200多人。1895年,该厂每月产枪500枝,子弹10万多发,炮弹7000余枚。到1906年,该厂共耗银784.6万两,主要来源于海关洋税、厘金(行商税)等。该厂的初期发展(     
A.缓解了清朝的统治危机B.壮大了民族资本主义力量
C.满足了清军的装备需求D.体现了晚清近代化的潮流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民族主义是王夫之思想体系中尤为重要的部分.他认为、忠于割据之主是一人之义;忠于天下之主是一时之义;维护民族利益则是古今通义。若一时之义与古今通义相冲突,应抛弃君臣名分,维护本民族利益。

——摘编自陈仁鹏《论王船山民族主义思想的近代嬗变》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潮水般地涌入中国,蚕食传统文化的阵地。这种文化侵略行为,使向来有着文化优越感的封建士大夫们尤为反感。曾国藩的《讨粤匪檄》正迎合了士大夫们的心声,他用维护“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的文化民族主义来口诛笔伐,以图匡正秩序尊卑。

——摘编自文瑶、潘新辉《王夫之民族思想对曾国藩的影响》

材料三   中国需要一种包含着巨大内在张力的普世民族主义,它必须既是民族的,以便实现国家的动员与组织,应对险恶的国际环境;又应该是超越民族的、打开世界视野,从世界历史意义来理解中国……于是共产主义成为中国达致普世民族主义的必要精神介质,进一步,抗日战争使得中国共产党的各种努力与民族救亡嵌合在一起。

——摘编自施展《枢纽》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二、三所反映时代的思想特征及其政治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材料中“汉民族主义”“文化民族主义”“普世民族主义”的内涵及其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877年,郭嵩焘致李鸿章私信道:“窃以为方今治国之要,……如此二者(铁路、电报),可以立国千年而不敝。……其浅而易见者有二利:中国幅员逾万里,邮传远者数十日乃达,声气常若隔绝。二者行万里犹庭户也,此一利也;二者行,官民皆得自救,以供国家之用,及群怀踊跃之心……则无虑有贪吏遏抑民气为奸利者,此又一利也。”据此可知(       
A.历史真实依存于私人信函的表达B.私人信件包含印证史实的历史资料
C.唯当事者记述最能反映时代需求D.私人交流比公开活动更能接近真相
2024-05-14更新 | 217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上饶清源学校2024届高三5月测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860年,奕䜣上奏谈及学习洋枪洋炮事宜时称:“唯此项精秘之器,京营学成后,只可推之各省驻防旗兵学制。”1862年,清廷派往外国接受新式军事训练的460人中,经奕祈等人商议,八旗兵占450人。1862年,奕䜣创办京师同文馆,录取人员全部是八旗子弟。上述材料揭示出(     
A.洋务运动的现实困境B.西学东渐具有必然性
C.军事近代化成效显著D.洋务运动以旗人为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896年5月,刑部左侍郎李端菜上奏《请推广学校折》,其中提出创立仪器院:“格致实学,咸籍试验。无远视之镜,不足言天学;无测绘之仪,不足言地学;不多见矿质,不足言矿学;不习睹汽机,不足言工程之学。其余诸学,率皆类是”。据此可知,当时(     
A.清政府支持教育改革B.戊戌变法注重器物学习
C.教育思想体现近代化D.救亡图存意识开始觉醒
2024·江西·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表,它反映出近代中国(       
时间教育机构所设学科
1862年京师同文馆语文、推算、格致、制器之学
1874年格致书院天文、算学、医学、制造、化学、兵器、地质
1898年京师大学堂经学、文学、法政、商学、农学、格致等
A.学校教育占据教育主导地位B.教育渗透西方大学教育制度
C.传统文化教育发展的式微D.通过教育增强了国家实力
2024-04-16更新 | 42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文公中学2024届高三4月检测历史试题
8 . 下表是近代中国不同群体提出的关于女性的主张。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群体

具体主张

太平天国领导者

男呼兄弟,女呼姊妹,不列尊卑,不分贵贱;男将女将尽持刀,同心放胆尽杀妖

维新派人士

女子与男子同为人体,同为天民,亦同为国民,并明确提出“推女学之源,国家兴衰存亡之系焉”

辛亥革命时期民主人士

“天下兴亡,匹妇亦有责焉”“人权天赋原无别,男女还须一列担”
A.近代女性解放与救亡图存相结合B.封建伦理纲常思想根深蒂固
C.社会转型时期新旧文化冲突加剧D.专制与共和思潮的激烈较量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的中国以物质技能和经验科学而论,都与欧洲不相上下,尤以伦理道德、政治实践见长于欧洲。中国茶文化雄霸英、法、荷兰,华瓷已随茶文化而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成为欧洲日用器皿的大宗商贸。由茶文化牵动的中国装饰艺术、饮食文化与庭园艺术也在欧洲熠熠生辉。中国的君主政治也曾是法国朝野主张改革的人物追求的楷模。

——摘编自沈福伟《西方文化与中国》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文化开始大规模的由浅入深的被引进中国。以仿造西洋船炮、改铸传统火器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引进与创新活动迅速兴起,出现了一段研究船械的热潮。与此同时,数学、化学、医学等科学也在中国广泛地传播开来。到20世纪初,清政府制定了相应的科技政策,鼓励发展科技,中国科学家队伍开始形成,许多留学归国的学者们给中国科学界带来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科学的思想,其工作成就为国际所公认,这标志着西方近代科技在中国的确立。除此以外,西式的服饰、饮食、建筑风格等也深深影响着中国的一些非农地区。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中国文化在欧洲传播的基本情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的特点,并概括其意义。
2024-04-07更新 | 151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上饶艺术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检测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有着绵延五千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近代之后;中华民族逐渐走向了衰落。1840年开始,中国进入了被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这一时期,为了追赶世界现代化的进程,中国人付出很多努力。

——摘编自中宣部《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

材料二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和法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于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劳动组织的建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人民民主专政的目的是为了保卫全体人民进行和平劳动,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

——摘编自1957年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在回答现代化问题时明确表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条件,以自力更生为主。”邓小平同志认为:我国要顺利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必须制定和完善社会主义宪法。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等

材料四未来15年的现代化是大变局下充满变数的现代化,我们应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创新积极主动应变,打造高效率的创新生态系统,提高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对劳动者权益的保障力度,为提高制造业薪酬创造条件;要构建优质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全方位研判对外开放可能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综合运用各种战略工具保证经济资源安全。

——摘编自《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任务、机遇挑战和应对思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个中国近代史实说明中国进入了“被动现代化进程”。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式现代化”在政治方面的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我国当前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政策重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