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涵,是以中国近代以来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历史积淀的。中国近代对此进行探索的历史逻辑,是从洋务运动经过维新派再到革命派,表现了探寻现代化道路和文明新形态的起步与转折,即在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及其文明的同时,把目光开始转向社会主义,试图以此使得中国后来居上。五四运动以后,经过长期摸索,中国现代化道路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中国人用自己的脚踩成的路。

摘编自陈卫平《寻求中国现代化道路和思考人类文明新形态》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提出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构想。毛泽东指出,把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是我们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方向和基本点。与国家工业化相适应,毛泽东提出了政治民主化和建设“现代文化”。这些构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面对世界形势的变化,意识到“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摘编自郭艳梅《对中国现代化历程的回顾与反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探索现代化的“起步与转折”的内涵,并分析中国现代化道路在五四运动后发生转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构想”在改革开放前的实践及其成果。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
2 . 依据该大事年表提炼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主题:____
1867年崇厚创办天津机器制造局
1898年盛宣怀督办天津北洋学堂
1906年黎渊筹建北洋法政学堂
1918年范旭东在天津成立永利碱厂
A.追求独立民主的历程B.天津近代工业发展
C.天津的近代化探索D.近代民族企业的发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康熙皇帝虽不是“西学中源”说的首倡者,但是他的提倡却极大地影响了这一观点的传播。黄宗羲肯定“勾股之术乃周公、商高之遗,而后人失之,使西人得以窃其传”。王夫之承认西学多“剽袭中国之余绪”。汤若望在《主制群征》中所介绍的西方血液循环理论,固然与中国古代医典《黄帝内经》等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它建立在西方近代人体解剖学基础之上,具有比中国古代医学更为先进、更为科学的地方。

——摘编自葛荣晋《“西学东渐”与清初“中西会通”的科学观》

材料二   晚清学者多认为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只是“格致之学”,因此既不主张“全盘西化”,也不支持固守“中学”。以冯桂芬为例,他认为应该“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来进行改革,这是典型的“中体西用”观。冯桂芬所坚持的“体”就是传统的“四部之学”,而“用”则是冯氏认为“四部”之中所缺乏的“格致之学”。“中西学并举”的典型做法是将中西学知识分别按照其各自分类体系“合并”到一个新知识框架之中。如1861年冯桂芬在《采西学议》中将知识分为“中学”“西学”两类;1883年王韬在《变法自强》中提出的“八科”方案,将知识分为文学(“中学”四科)和艺学(“西学”四科)两类。

——摘编自郑云艳《中西文明互鉴中的三种知识汇通模式》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清代学者对待西学态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学者对待西学态度的积极影响。
2023-07-27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英国,在封建采邑制之下土地并不真正属于任何一个人。随着市场经济和市场经济主体的发展,英国社会势必要求遗弃早已残破不堪的旧制度,最终挑战封建土地保有制本身。都铎王朝的圈地运动颠覆了中世纪土地产权关系的根基,无疑推进了这一进程,下一步直接指向国家最高立法层面。以1660年议会最终颁布《骑士领废除与补偿法》为标志,英国在法律上清算和废除封土封臣制度,确立完全的土地私有制。其间,议会与国王无数回合的博弈历时近半个世纪,最后终结了前资本主义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土地混合所有制,代之以产权明晰的私人所有制。

——摘编自侯建新《英国近代土地确权立法与实践》

材料二   清朝前期,“东边外”(奉天柳条边外)是八旗人参山场和军事禁区,其森林产权主要表现为模糊的国有和皇室私有。自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随着移民大量迁入,该地区原有的森林秩序已无法维持。同治十三年(1874),清廷将东边地带全部开禁,准许流民开垦荒地及熟地升科(征税)。光绪时期,清政府在奉东地区设垦务局,丈放八旗围场和山场等官有荒地,允许私人向垦务局自由报领,耕种五年后升科。在此过程中,许多山场森林随着土地丈放被卖给私人。民国后北京政府在东北地区推行新一轮的官地清丈,此前未被私有化的皇室土地和官地继续被转卖。经过多轮“荒地民有化”和“官地私有化”改革,奉天省逐渐在形式上产生了以私有土地制度为基础的私有森林产权机制。

——摘编自池翔《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奉天国有林的确权与争讼》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近代土地私有制确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奉天省私有森林产权机制确立的背景及影响。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左宗棠,湖南湘阴人,晚清重臣,是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功勋盖世的人物,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他对中华民族的不世之功,使他不仅成为中国的著名英雄,而且在世界上也有相当大的影响。他的功绩、思想、精神、品格、表现,近年来越来越被国家、社会认知。作为左宗棠及其文化的研究者之一,我建议给左宗棠的历史定位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王品端《左宗棠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材料二康熙时台湾与福建就紧密联系在一起,属于福建省管辖。随着西方列强在中国海防之地徘徊,对中国海域管辖造成极大的威胁。左宗棠于1885年6月18日上奏清廷《复陈海防应办事宜请专设海防全政大臣折》和《台湾紧要请移福建巡抚驻台镇摄折》,强调“夫台湾虽系岛屿,绵亘亦一千余里。旧制设官之地,只滨海三分之一。每年收榷关税,较之广西、贵州等省,有盈无绌。倘抚番之政果能切实推行,自然之利不为因循废弃,居然海外一大都会也。且以形势言,孤注大洋,为七省门户,关系全局,甚非浅鲜,其中若讲求军实,整顿吏治,培养风气,疏浚利源,在均关紧要,非重臣以专驻之。则办理必有棘手之处。”清廷采纳了左宗棠的建议,于1885年9月5日下诏“着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长川驻扎”。

——摘编自夏新华、徐小芳《儒表法里,经国济邦:左宗棠的法治事功钩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给左宗棠“中华民族的脊梁”历史定位的史实依据。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左宗棠关于“海防”“台湾”两个奏折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896年李鸿章作为清政府“钦差头等出使大臣”出访英国。期间英国陪同人员和媒体发现,李鸿章喜欢发问,从年龄到收入,无一不问。但李鸿章在参观英国议会时,却只与人礼貌应酬,发问甚少,更无评论。这从侧面反映了(       
A.清政府仍以“天朝上国”自居B.清朝政治变革的艰难
C.英国议会不允许外人妄加评论D.统治者转向学习英美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表:近代中国人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洪秀全《原道觉世训》等“万姓同出一姓,一姓同出一祖”“所谓一本散为万殊,万殊总归一本”“予想夫天下凡间人民虽众,总为皇上帝所化所生,生于皇上帝,长亦皇上帝,一衣一食并赖皇上帝,皇上帝天下凡间大共之父也,死生祸福由其主宰,服食饮器皆其造成。”
康有为《大同书》“公侯继轨,乳臭承袭。投于寒门,不得高爵”“欲人道至于太平,享大同之乐,亦最为巨碍而不得不除之(压制)也”“大同之世,全地皆为自治,全地一切大政皆人民公议”“当大同之时,工厂既尽归公……厂主俨如古邦君。其分管各职之伯,其补助之亚、管数之府、记事之吏如大夫,其群管工之旅如士,其巡察之胥如下士,作役之徒如民,其议工之院如朝廷。”
孙中山《社会主义之派别与方法》等“人人不独亲其亲,人人不独子其子,是为大同世界;大同世界,即所谓天下为公,要使老者有所养,壮者有所用,幼者有所教”“夫苏维埃主义者,即孔子之所谓大同也”“国家社会主义,公有即为国有;国为民国,国有何异于民有?国家以所生之利,举便民之事,我民即共享其利”“国家为一大业主。”

——摘编自沈善洪、王凤贤著《中国伦理思想史》(下册)


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三人提出的“理想社会”有何异同,并简析中国“理想社会”实现的合理途径。
2023-05-08更新 | 459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第十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简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寻求国家出路做了很多的探索和实践,请回答:
(1)请列举三个近代中国人民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实践。
(2)选择上述一种实践,简述其史实,并谈谈其意义。
2023-04-22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面表格,回答问题。

时间

事件

结果或影响

1894—1895年

甲午战争

签订《马关条约》,进一步把中国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

1898年

参加瓜分中国狂潮

划福建为其势力范围

1900—1901年

参加八国联军侵华

③________________

1904—1905年

挑起日俄战争

把中国东北南部变成其势力范围

①________

提出“二十一条”

强迫袁世凯签订“中日民四条约”

1928年

阻挠国民政府北伐

制造“济南惨案”

1931年

②________

占领东北,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1932年

制造一二八事变

侵占上海

1935年

制造华北事变

中华民族危机严重

1937—1945年

挑起全面侵华战争

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1)根据表格和所学知识,完成①②③处内容。
(2)根据表格内容和所学知识,为表格拟定一个题目。
(3)综合上述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10 . 现代化指的是人类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进入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而前赴后继。从中国现代化的历程来看,大致经历了农民阶级的自救运动、地主阶级的自强运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及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等阶段。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1)指出“地主阶级的自强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分别是指什么历史事件?他们的最终结局给我们什么启示?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