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点石斋画报》创刊于1884年5月8日,终刊于1898年8月,自称“天下容有不能读日报之人,天下无有不喜阅画报之人”。画报存在的十五年间,正是晚清中华帝国的多事之秋,大到中日甲午海战的悲壮场面以及前因后果,小到租借里某次西兵会操都在画家笔下得到呈现。百年后的今日,《点石斋画报》成为我们了解晚清社会生活乃至“时事”与“新知”的重要史料。

材料二   下表节选自《点石斋画报》目录

中外纪闻力攻北宁、吴淞形势、基隆再捷、甬江战事、中法换约、顽固党放火戕官、牙山大胜、赞成和局、万寿盛典、西使觐光、轮船又火、大闹教堂
官场现形恭应考差、糊涂知县、疯官可笑、假官作贼、道士捐官、购枪舞弊、德政何在、厘卡积弊、催科滋扰
格致汇编新样气球、妙制飞车、兴办铁路、水底行船、铁甲巨工、边防巨炮、演放水雷、西医治病、以表验人
海上繁华游园肇祸、法国节期、英皇子观灯记、西童赛马、赛脚踏车、奇园读画、女塾宏开、大闹洋场
(1)“画报存在的十五年间”的中国是怎样的中国?
(2)谈谈《点石斋画报》对研究晚清社会的史料价值。
2 . 19世纪末,清朝统治者认为日本“专用西方制胜”,痛切感到“一代有一代之兵制,一时又有一时之兵制,未可泥古制以疗新病,居夏日御冬裘也”。这说明(     
A.清政府主张全面效法日本军事体制
B.晚清统治集团认识到兵制改革的必要性
C.学习西方科技已成为当时朝野共识
D.甲午中日战争制约清朝政治制度的变革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0年创办的汉阳铁厂几乎所有的管理人员都沿用衙门机构的职务称谓,管理机构以及运作方式也照同衙门。对于聘用的洋员,创办者张之洞让他们主要负责技术,行政管理则由中国人负责。对于数量较多的工人的管理,汉阳铁厂也采用了近代中国早期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工头制,即由工头(资深工匠)负责管理本部门的工人,在外国技术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应付和完成本部门生产中所有最重要的技术操作工作。

——摘编自张忠民《汉阳铁厂早期(1890—1896)的企业制度特征》

材料二   18966月,郑观应任汉阳铁厂总办。当时汉阳铁厂问题众多,亏损严重。郑观应说,“铁厂要务,首在焦炭”,主张用机器采煤,同时建议修筑萍乡到株洲之间的铁路,如此“可望运费减,煤价廉,且不致小船装运迟滞,沿途偷卖,侵沙灌水等弊”。郑观应针对铁厂纪律松弛的现象,制定《汉阳铁厂厂规》30条。他在铁厂设立机器大学堂,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郑观应任期内的汉阳铁厂共产铁10432吨,超过了18931896年汉阳铁厂的总产量。

——摘编自杨华山《郑观应与汉阳铁厂》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阳铁厂早期管理模式的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观应改革汉阳铁厂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868年,专门引进、翻译西方书籍的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创办,前后译书17部280余万字,涉及经济、军事、科技等领域,许多西方进步信息由此展现在国人面前,令人耳目一新。这反映出近代中国(     
A.开始学习西方进步思想B.西学占据优势地位
C.思想文化领域的近代化D.传统文化遭受重创
2024·江西·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表,它反映出近代中国(       
时间教育机构所设学科
1862年京师同文馆语文、推算、格致、制器之学
1874年格致书院天文、算学、医学、制造、化学、兵器、地质
1898年京师大学堂经学、文学、法政、商学、农学、格致等
A.学校教育占据教育主导地位B.教育渗透西方大学教育制度
C.传统文化教育发展的式微D.通过教育增强了国家实力
2024-04-16更新 | 42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李鸿章的工业化思想大体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前期。他认为,经济工业化只能是近代化的第二步,而近代化的首要是“开明专制”。他认为,工业化是国家富强的关键,如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等能增加税收。他认为只有广大百姓富裕了,才能让国家变强,安排扶持工商业的发展是政府应该做到的。

——摘编自古林萍《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的工业化思想浅析》

材料二   孙中山在考察欧美各国工业化情况后,认识到欧美工业化不但没有消灭贫穷,反而使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他强调,发展中国实业“惟所防者,则私人之垄断,即凡天然之富源,如煤铁、水力、矿油……与夫一切垄断性质之事业,悉当归国家经营,以所获利益,归之国家公用”。“要使国家富强,必先有一善良政府”。孙中山还认为,中国工业化的实现既要突出重点产业,也要兼顾一般产业。“凡是我们中国应兴事业,我们无资本,即借外国资本,我们无人才,即用外国人才,我们方法不好,即用外国方法”。他指出:“欲商业兴旺,必从制造业下手”,“盖机器之生产事业利于集中,故城市首先发达,以易致工人也。”

——摘编自宋正《孙中山工业化思想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指出李鸿章和孙中山工业化思想的共通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李鸿章、孙中山二人的工业化努力均以失败告终的原因。
2024-04-12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八县(市)24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上海轮船招商局采取了下图管理形式,这反映该企业(     

A.兼具近代性与传统性B.受外来资本控制
C.避免了官商利益冲突D.有较强的独立性
2024-04-11更新 | 382次组卷 | 1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23-2024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895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上奏折称:“从古各国角力之时,大率皆用远交近攻之道……今日中国之力,断不能兼与东西洋各国相抗”,俄国“此次为我索还辽地,虽自为东方大局计,而中国实受其益”,因此,“如俄用兵假道,供其资粮车马”。这反映出此时的清朝官僚(     
A.试图推行“联俄制日”外交B.决定放弃旧的传统宗藩关系
C.对列强侵华本质有清醒认识D.对西方的态度转为主动西化
2024-04-01更新 | 335次组卷 | 10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云南大学附属中学星耀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872年,清政府开始选送幼童出国留学,国内也开始兴办各种“格致书院”“格致馆”,介绍西方现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这(     
A.意在为废除科举制度作准备B.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C.推动了维新运动的深入发展D.改变了天朝上国的观念
2024-03-31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题历史试题
10 . 随着中外关系的变化,清政府意识到外语翻译人才的不可或缺,《天津条约》将英文作为中英交涉的官方语言,1862年京师同文馆创办后首先开设英文馆。上述现象的实质是(     
A.清政府开始重视培养外交人才B.西学东渐的影响
C.清政府外交观念日趋近代化D.洋务运动的需要
2024-03-3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环际大联考“逐梦计划”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测试(一)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