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9 道试题

1 . 《申报》在报道中国近代某次战争时认为,侵略者“蓄意规踞安南,实欲借径安南以窥滇边”。此次战争(       

A.源于英国欲扩大在华市场B.促进国人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
C.强化了清政府的海防意识D.导致传统的宗藩体系彻底崩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中法战争后,张之洞上书朝廷说:自强之本,以权操在我为先,以取用不穷为贵兹虽款局已定,而痛定思痛,宜作卧薪尝胆之思,及今不图、更将何待?由此可见张之洞主张(     

A.掌握权力,振兴朝廷B.重整旗鼓,反抗侵略
C.闭关锁国,抵挡侵略D.学习西方,以图自强
2024-03-29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开平矿务局即开平煤矿,是洋务运动时期由李鸿章主导创办的大型采煤企业,如图所示为1876年开平矿务局发行的股票。这反映了当时(     
A.民间资本的兴盛B.商业经营模式的变化
C.商业氛围的浓厚D.洋务企业创新能力强
2024-03-26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部分高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4 . 1860—1900年,中国共出版各种西书555种,其总量是此前半个世纪所出科学书籍的5倍多。其中社会科学123种,内含哲学、历史、法学、文学,教育等,占总数的22%;自然科学162种,含算学、重学、电学、化学、光学动植物学等,占总数的29%:应用科学225种,含工艺、矿务、船政等,占总数的41%。该时期这一情况的出现(     
A.表明西学传播已逐渐扩大到基层社会
B.体现出西方宗教思想在华的传播受到阻碍
C.主要受民族危机加深和洋务运动影响
D.反映了维新派与洋务派思想具有相通之处
5 . 甲午中日战争之前,知识分子对基督教教会所印发的书籍和宣传资料大多不屑一顾;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此种情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昔之视为鸡肋者,今不啻价重鸡林”。这从侧面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       
A.促进了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B.加深了中华民族的危机
C.使基督教在中国开始传播D.推动了维新思想的深化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时期派将军霍去病北击匈奴,夺取河西走廊,设置敦煌郡,并在郡城西面设置玉门关和阳关,扼守河西的大门。魏晋时期,中原战乱,不少大族和士人迁居河西地区,带来先进农耕工具和技术,推动敦煌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公元366年,僧人乐尊在敦煌城东南鸣沙山崖壁上开凿了莫高窟第一所佛窟。公元399年,东晋僧人法显等经敦煌西行取经,莫高窟作为西行者祈求道途平安的处所香火不断,日渐兴盛。隋唐时期的敦煌,呈现出国际大都市的风貌,汇聚不同的宗教、文化、艺术,招徕不同血统的民众在此定居。在统治阶级崇佛浪潮推动下掀起兴建石窟的高潮,一些大家族也争先开凿“家窟”。到武则天时期,莫高窟已经有一千多所窟龛,汇集了众多精美壁画、造像,成为佛教艺术的宝库。

——摘编整理自荣新江《敦煌学十八讲》

材料二   19世纪末,一大批西方探险家来到中国。1907年,英国探险家斯坦因深入河西走廊,在敦煌莫高窟利用王道士的无知,廉价骗购藏经洞出土敦煌写本二十四箱、绢画和丝织品等五箱。这些藏品现分藏在大英博物馆、大英图书馆等机构,藏品由各科专家编目、研究,发表大量的研究成果。斯坦因撰写五卷的考古报告《西域考古记》,还编著有《千佛洞:中国西部边境敦煌石窟寺所获之古代佛教绘画》一书。由于他在探险中有着惊人的发现,并获取大量的珍贵资料,被英国女王授予爵士勋号。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以白银五百两,获取写本、印本、文书、绢画等六千卷,并首次系统拍摄莫高窟照片数百张。由于伯希和通晓汉文,他获取了藏经洞中学术价值最高的经卷写本和绢本、纸本绘画,目前保存在法国国家图书馆和吉美博物馆。

——摘编整理自《敦煌藏经洞·传奇继续》

材料三   国际博物馆界公认必须严厉阻止非法贩卖考古文物、艺术品及民族工艺品,但是我们应该以不同的感受及不同的价值来看待那些在早期获得的、反映了那个时代特点的作品。长期以来,无论是通过购买还是通过捐赠等形式获得的文物已经成为保存它们的博物馆的一部分,并已延伸成为它们所在国家的遗产的一部分……呼吁归还多年来一直由博物馆收藏的文物已经成为博物馆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虽需针对个案具体分析,但我们应该承认,博物馆不只为某一个国家的公民服务,还为每一个国家的公民服务。

——欧美18家博物馆联合签署《关于普世性博物馆的价值及重要性的宣言》

(1)根据材料一概括敦煌莫高窟成为文化艺术宝库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斯坦因等西方探险家的活动。
(3)根据材料三谈谈你对宣言的看法。
2024-03-24更新 | 11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江阴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鸦片战争以后,苏州地区地方士绅设立义庄重构宗族,致使该地区义庄数量增长。到1911年,共设有义庄128个,而尤以道光咸丰同治时期居多,占比近70%。该现象的出现主要由于(       
A.社会政治局势动荡B.政府赋税压迫沉重
C.自然灾害频繁发生D.列强侵略程度加深
2024-03-16更新 | 539次组卷 | 1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盱眙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抵抗派和洋务派对西学的认识最大局限性是( )
A.未能认识到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必要性
B.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护清朝统治
C.未能认识到学习西方先进制度的必要性
D.未能付诸于实践
2024-03-14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开平煤矿在投产后,产量迅猛增长,夺回了长期被洋煤占据的市场。上海轮船招商局在九年的时间内,获取了“少入洋人之手者,约二三千万两”的成果。这说明了,洋务企业(       
A.经济效益优于在华外商企业B.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民族利益
C.实行了官督商办的经营形式D.注重对西方管理经验的学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重商主义萌生于洋务运动时期,倡导者以早期改良派为主,也包括洋务派的开明官僚。他们积极探求抵制列强商品输出的有效途径,在反思传统“重农抑商”经济观的基础上,提出了“士商平等”“商战固本”和“以商立国”为中心的一系列反抗传统和外来侵略性质的重商主义思想,但实际成效不大。直到甲午战后,清廷才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把发展商业作为立国的出路,企图依靠资产阶级来解脱当前的厄境。于是1903年清政府设立了专门保护和奖励工商业的国家机构——商部,之后又颁布公司法和破产法,各大城市相继成立商会,而且清政府还调节官商关系,制定商律,抑制官吏勒索商人的陋习。清廷还颁布《奖励华商公司章程》《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对投资者给奖做了更加详细的规定。清廷对商业的提倡和扶持,促进了20世纪初工商业的发展。

——摘编自张步先《晚清重商主义探析》

材料二   王韬分析了通商的好处,大胆得出“恃商为国本”的结论,彻底抛弃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薛福成认为当今之世已发生剧变,要富强则必须以“工商为先”。清朝统治者在此问题上的思想也逐渐开化,在上谕中认可“工商之业,为富国之本”。重商思想所包含的近代思想观念,改变了中国人在农业生产方式下的传统思维模式和习惯,形成了近代的竞争开放观念,刺激了价值观念的更新,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思想解放的作用。当重商思潮取代“抑商”思想,成为晚清经济思想的主流后,促进了工商业的大踏步的向前发展,并为工商业的发展注入了许多现代性的因素。同时,随着晚清重商思潮影响的扩大,最终向上延伸到政治制度层面,促成统治阶级对国家机构作出调整,在中央设立了一个负责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专门机构来实施对近代新型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行政管理。这表明传统的政府职能开始发生转变。

——摘编自赵筱侠《论晚清重商思想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重商主义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重商思想兴起和发展的影响。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