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族危机的加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万国公报》是近代著名的报刊,以介绍西方、宣传西学著称。1874——1883年,该报总发行量约5万册。而1897——1904年,该报每年发行量都在4万——5万册。《万国公报》发行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戊戌变法的推动B.洋务运动的逐渐发展
C.清末新政的开展D.民族危机的不断加剧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耻地理教育是近代新名词。1905年学部审定的《最新地理教科书》将失地、领事裁判权与国耻相联系,强调了失地丧权的严重危害,这是地理教材第一次引入“国耻” 概念。而“国耻地理”一词最早出现在1908年上海《浦东中学杂志》登载的《国耻地理记》。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要求学生在“实地观察”时必须运用地图,同时还要“填注暗射地图及习绘地图”,中华书局则立即在历史教材中添加国耻地图。1913年《新制中华历史教科书》中插入历代沿革地图,昔日辽阔疆域与近代大幅沦丧形成强烈反差,极大   地渲染了民族屈辱。1915年,江苏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请人演讲《国耻地理》,从“租界胶济湾”、“筑路权”和“采矿”展开,并谈及东南沿海与内蒙古要地,希望学生密切 关注海防、边防。20世纪20年代以后,有识之士还建议教育部应向民众普及国耻地理,   唤醒国民的国家意识。1924年有人将旅顺、大连纳入歌词之中;1936年版画家罗清桢创作的《准备武装收复失地图》,对“东北四省”“华北五省”和“外蒙”屈辱失地进行了刻画。国耻地理教育让各界逐渐意识到必须通过“牢不可破的团结”才能实现领土完整的 真正捍卫。受激励而走上救亡图存、雪耻复土道路的学生、民众不计其数。时至今日,丢藩失地、丧权失利等近代屈辱历史仍是警醒世人勿忘国耻、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

——摘编自熊斌《因应与强化:近代中国的国耻地理教育》

(1)据材料,指出近代中国国耻地理教育的内容并概括其特征。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推动近代中国国耻地理教育不断发展的因素,分析 近代中国国耻地理教育的历史意义。
3 . 据下表可知,晚清边疆政区改革(     
新疆1883年,建行省,巡抚驻地迪化(今乌鲁木齐),1913年伊犁并入新疆。
台湾1885年分福建台湾府建行省,巡抚驻地台北,1895年,全省割予日本。
东三省1907年,奉天、吉林、黑龙江改行省,设巡抚,分别驻地于奉天府、吉林府、龙江府。
A.体现了因地制宜的治边策略B.反映了救亡图存的曲折艰难
C.说明了半殖民地秩序的确立D.有效地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
4 . 有关晚清军队状况,曾国藩在奏折中说道:“兵伍之情状,各省不一。漳、泉悍卒,以千百械斗为常;黔、蜀冗兵,以勾结盗贼为业;其他吸食鸦片,聚开赌场,各省皆然。大抵无事则游手恣睢,有事则雇无赖之人代充,见贼则望风奔溃,贼去则杀民以邀功。”这可以用来说明晚清(     
A.军备废弛影响对外战争效果B.地方势力和朝廷分庭抗礼
C.常备军的规模受到严格限制D.落后的军制受到外部冲击
21-22高二下·河南·阶段练习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以华夏民族为中心的多民族分布的空间观念,即“五服”观念。这一观念下,“华夷”为一个共同体,共处在一个天下。到秦汉时期,以司马迁为代表的历史学家为顺应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华夷共祖”的民族思想,主张各民族同宗同源,应和平共处、共同进步。以“仁爱”为核心的儒家民族观是古代社会处理民族问题的主要依据。

——摘编自赵本燕《习近平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多维阐科)

材料二   1907年,杨度指出“在中华之名词,不仅非一地域之国名,亦且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章太炎在《中华民国解》一文中也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他反对仅以文化同一性来认同民族,强调血统的重要性。……在清末,“中华民族”一词和“大民族”观念,即各民族平等融合为大现代民族共同体的观念,都已经出现。

——摘编自黄兴涛《民族自觉与符号认同:“中华民族”观念萌生与确立的历史考察》

材料三   1938年,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杨松提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对外来说,中华民族代表中国境内各民族,因而它是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核心,它团结中国境内各民族为一个近代的国家。193812月,八路军政治部编辑出版的《抗日战士政治课本》中,首次对中华民族是“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总称”进行了清晰明确的表达。该课本写到“中国有四万万五千万人口,组成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包括汉、满、蒙、回、藏、苗、瑶、番、黎、夷等几十个民族”“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代表中国境内各民族之总称,四万万五千万人民是共同祖国的同胞,是生死存亡利害一致的。”这些论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观念的基本形成。

——摘编自《百年来党对中华民族的认识不断深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民族观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杨度和章太炎民族观的不同之处,并说明清末中华民族观出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对中华民族观的发展。
2022-07-27更新 | 135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表19世纪末20世纪初山西票号整理的全国各地主要用银单位
地区天津广州上海西安云南长沙金陵武汉
单位化宝纹(番)银豆规公估纹银票锭项银项化估宝

这反映出当时
A.清政府的统治危机严重B.发达省市率先脱离清廷
C.实业救国思潮影响金融D.战争导致金融市场紊乱
7 . 下表是近代(1872—1911年)出国留学统计表,这一时期留学生的变化
时间留学人数主要目的国
1872~1900240美、英、法
1900~191114643日、美
A.反映了改造中国的迫切性B.说明了儒家正统地位动摇
C.证明了科举制度已被废除D.突出了学习西方的必要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如图是反映19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国社会思想政治发展状况的一幅漫画,这幅漫画
A.暗喻满清王朝的统治基础岌岌可危
B.揭露出晚清王朝只有自救意识而无变革意识
C.揭示出清朝政府政治改革的盲目性
D.反映出中国思想界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潮流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甲午战败后,清政府开启了以“修明武备为第一要务”的军事改革。至1898年,清政府陆续组建了湖北护军、自强军、新建陆军和武毅军四支新式军队。这些军队“参用各国洋升教习,练兵讲求枪炮理法兼习营垒测绘”,其训练完全参照西法,初步形成了步兵、骑兵、炮兵和工程兵等多兵种部队。此外,军队的管理方式、组织制度都在向近代转变。由于财力困窘,此次改革重点集中在陆军,海军方面则处于停滞状态。

——摘编自陈长江《甲午战后至戊戌维新前清政府的改革研究》


(1)依据材料,概括甲午战后清政府军事改革的特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甲午战后清政府的军事改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